一位出身寒门的80后,只用了5年时间,就从负债5万多元华丽转身为亿万富翁。这不是小说,而是发生在刘鹏飞身上的真实故事。
刘鹏飞出生在江西宁都的一个农民家庭,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一家6口居住在一栋破旧的黄泥房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上小学开始,刘鹏飞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大人干农活,然后再做作业。
刘鹏飞早熟,上高中后,家境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他纠结于一家人的生计,时常咬牙告诉自己:以后要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有时候,他会在夏日午时跑到烈日下呆呆站立,任由暴晒;他会在傍晚跑到田地里,任由蚊子叮咬不逃避。他认为,像他这样的穷孩子,只有吃得苦中苦,才有可能今后在社会上立足。
初露经商天赋
2002年,刘鹏飞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不理想。虽然上了二本线,但他对录取院校不满意,没去报到。为了赚钱复读,他南下广东找工作,四处碰壁。
干苦力赚了点钱后,他回家复读了半年,再次参加高考。这一回,成绩反而比头一年更差了。最终,他被江西九江学院商学院录取,他决定去报到。
家里培养出了个大学生,本是件大喜事,但7000多元的学费让一家人一筹莫展。一家人东拼西凑,只凑了4000多元。
在广东待过半年、领略过商业魔力的刘鹏飞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学校申请推迟一个月报到,用这4000多元钱去钱生钱,自力更生把学费赚出来。新生报到后得购置生活用品,他认为校园里大有商机。
于是,刘鹏飞用那4000多元血汗钱采购了一批脸盆、水桶和锁具,在大学校园里摆起了地摊,一个多月后,不仅学费凑够了,还略有盈余。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后,他实现了产业升级,做起了旅行社生意。他拉来几个要好的同学、师弟帮忙,在校园里召集学生组建旅行团,包车到庐山等景点旅游,投资回报率上了个新台阶。
就这样,刘鹏飞半工半读,读完了他的大学。4年间,他的家庭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变故:父亲得癌症去世了,治病期间欠下了5万多元债务。
2007年夏天,刘鹏飞毕业了。他学的专业是金融学,同学们都齐刷刷地进银行等对口单位捧铁饭碗,能力强、有门路的,甚至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而刘鹏飞却不想随大流。他认为大城市不适合自己这样学历、背景都毫无优势的人去发展。他想自己去沿海城市闯闯。在《新闻联播》上,他看到世界上近90%的圣诞礼品来自义乌,又从图书馆查到,每天这里有1000多个货柜发往世界各地。他觉得这个地方肯定有更多的机会,于是就买了台笔记本电脑,奔向义乌。
到义乌后,身无分文的刘鹏飞步行找到了一位在此打工的朋友,暂时安顿下来。第二天,他就开始走街串巷找工作,最终被一家外贸公司聘为销售员,包吃包住,月薪1400元。
先把帽子扔过墙
一天晚上,刘鹏飞和女友在义乌梅湖公园散步,发现路人都在驻足仰望。刘鹏飞抬头一看,只见空中飘着几个发光的灯笼,疑似天外来客。两个没见过孔明灯的年轻人顿时感觉新奇又兴奋。望着望着,刘鹏飞突然来了灵感。
第二天,刘鹏飞走进令人眼花缭乱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发现卖孔明灯的店只有三四家。这个发现让他颇感意外。回到家,他又开始上网查询,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环境资源三个平台都没有人卖孔明灯,但用谷歌搜索,国外却有人在求购孔明灯。
刘鹏飞分析,这种新、奇、特产品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很适合他去做。首先是做的厂家不多,竞争不激烈,行业不成熟;其次是利润高,投资不大,做起来又简单;最后是国外还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做外单肯定赚钱最快,因为以柜为单位的走货,比小单内销批发更有效率。
只用了两天,他就认定孔明灯是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拿到第一个月打工挣到的1400元工资后,刘鹏飞跟老板说了拜拜。他用其中的400元进了100多只孔明灯,开起了专卖孔明灯的网店。由于手头存货不多,他多数时候都是等客户下单后,才到市场上采购、发货。一个月下来,他竟然赚了3000多元。初尝甜头的刘鹏飞,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
紧接着,一个大单从天而降:一家温州的贸易公司有意把一笔20万元的业务交给他,但这家公司提出想现场考察一下刘鹏飞的公司。
这可把刘鹏飞急坏了,因为他所谓的公司其实就是他住的出租屋,由一个位于6楼的洗手间改造而成,月租600元。刘鹏飞四处打听,找到了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和一座小厂房,临时租用一天,想在温州客户到访时演一出戏。
几天后,客户如约而至,刘鹏飞却突然后悔了。他觉得这样欺骗对方,不符合自己的做人原则,而且说不定中间就会露馅。于是他鼓起勇气,把自己的阴谋向客户和盘托出,不料客户不仅没有拂袖而去,反而深受感动,认为他如此诚实,值得相信。
孔明灯的生产难度并不大,刘鹏飞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按质按量地完成了这笔业务,净赚了10万元。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7年10月,刘鹏飞在老家江西成立了以生产孔明灯为主的飞天灯具厂。销售在义乌、生产在江西,全家老小一起动手,每天最多生产500只。
2008年,他陆续在仙居、义乌、金华等地建立6家工厂,以满足更多的订单需求。
有了项目就赶紧做,这叫先把帽子扔过墙。刘鹏飞说。
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孔明灯大王,刘鹏飞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鸡蛋放进不同的筐里
如果你以为刘鹏飞会满足于这份成功,那就错了。在他看来,孔明灯只是为他打开了创业的一扇门,门后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才是他更感兴趣的。赚了这么多钱,不如创造更大的价值。当刘鹏飞发现在孔明灯领域能超越的只有自己时,他决定,重新找块地方施展拳脚。
十字绣是他涉足的第二个领域。2008年6月,此前投奔他的学弟发现十字绣行业投资少、门槛低,国内规模性的企业也不多,便向刘鹏飞作了推荐。两个月后,由刘鹏飞投资的香港灵泉十字绣有限公司成立,学弟任总经理,他自己担任大股东。一年以后,灵泉十字绣旗下的雅典、锦绣阁、伊人绣坊等多个品牌占据了国内十字绣市场前五的位置,实现年销售额3000多万。
开公司的念头就这么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3月,路德图文设计印刷有限公司成立;2009年5月,鹏道工艺品厂成立;2010年5月,飞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到如今,他已经投资建立了8家公司,涉及孔明灯、十字绣、数字油画、荧光板、印刷、家居、服饰等多个领域。
这几个公司看着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有共同点。刘鹏飞解释,他投资的领域都属于新兴实业、入行门槛低、行业发展不成熟、有一定市场前景。对于这种快速横向式发展,也有人提出异议,但他却认为,现在正是打江山抢占地盘的时候,发现好项目,不管三七二十一,干了再说。
这种投资模式必然会有风险。去年2月,刘鹏飞成立了一家雨伞加工厂,由于决策失误工厂在9个月后倒闭,这也使他直接损失了20万。这钱都是我之前赚回来的,成立的时候我也没严格计算过回报率。
对于这次失败,刘鹏飞看得很开,他甚至悟到,自己开这么多公司是正确的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筐里,碎了一筐还有其他筐,反而是降低了风险。
英雄情结
刘鹏飞成立8家公司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内心的英雄情结。这个从小就迷恋名人传记的80后年轻人,视毛泽东为偶像,张口闭口都是打江山和闹革命。那些投奔他的学弟学妹,都被他视为志同道合的革命兄弟。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为了留住这些兄弟,让他们有更多干劲,刘鹏飞选择多开几家公司,让兄弟们担任公司总经理。一个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新人,如何能当好一家公司的老总?刘鹏飞似乎对此并不担心:谁天生就会当老板?我自己也是赶鸭子上架逼出来的。在他眼里,一个人的忠诚和品德是最重要的,至于个人能力,完全可以后期培养。
总经理的位置毕竟有限,刘鹏飞又想到了股份制。他拿出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分给公司的20多名骨干,这些人以他的校友为主,都是曾经和他一起打拼过的兄弟。我的理想是共有、共富、共荣,建立全民股份制。让公司的每名员工都有股份,这是刘鹏飞理想中的企业,他将此视为一项伟大的事业。而这个事业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房子他要在义乌盖一栋高楼,让员工不必再为高昂的房价发愁。除了支持一同创业的兄弟,刘鹏飞也没有忘记学弟学妹。他在母校成立了飞天电子商务基金会,专门用于大学生创业。
一家优秀的企业,一定要赢得社会的尊重。坐拥千万资产的刘鹏飞回想自己的创业之路,他提到了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在他的概念里,所谓时势,是义乌这个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也是近十年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而那个英雄,正是他自己。从少年时想当一个抓坏人的警察,到成年后想做一个给员工盖房子的老板,刘鹏飞的英雄主义情结,似乎从未改变。
刘鹏飞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计划推出女装品牌,最好能拿到投资。考虑到孔明灯和十字绣的市场太小,他寄希望于让这个新品牌有机会上市。对他来说,这辈子一定要作出伟大的、有影响力的公司,而现在他的飞天实业充其量只是个像样的企业。
显然,对于刘鹏飞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