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滉《五牛图》:流传与变迁(3)

 
韩滉《五牛图》:流传与变迁(3)
2015-10-10 20:20:50 /故事大全

《五牛图》与春耦斋

多年来《五牛图》如何进入清宫,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直到学者董建中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发现一张两江总督尹继善为庆贺乾隆十七年生日而进贡的一份贡单。在进贡的20件贡品中,“玉龙凤罇一件、古铜提梁卣一件、王晕江山苍霭图一卷”名称前有墨笔打的叉子,表示驳回;其余17件,则画圆表示赏收,其中就有这幅《五牛图》。

宫廷为何留下《五牛图》不得而知。故宫书画部副研究院张震观察到,在《五牛图》进入宫廷的当年,乾隆还并未对此有所重视。当年冬天,他题写:“名迹良足供几暇清赏”。在乾隆眼里,它还只是书斋中的文玩之物。而在第二年,乾隆的题跋就开始偏重作品和农民耕种与民间疾苦的关系。他在画心题诗:“一牛络首四牛闲,宏景高情想像间。舐龅讵惟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除了他的题跋外,乾隆还让词臣加以题跋,强调画中五牛与农业的关系。自此,对于五头牛意义的阐释已经彻底从隐逸转向农耕。

获悉乾隆得到《五牛图》后不久,词臣蒋溥就进献了父亲蒋廷锡的摹《项元汴临韩滉五牛图》。之后蒋溥收到了真的项元汴《临韩滉五牛图》后,又将它进献宫廷。乾隆将三卷《五牛图》合藏在了瀛台内丰泽园的一处斋室,命名此室为“春耦斋”。丰泽园在中南海西侧,是康熙年间所建。这里有稻田数亩,小屋数间,有着一派田园风光的景色。从雍正开始,皇帝要在先农坛进行耕耘之礼之前,都要在丰泽园的土地上来行演耕之礼。张震说,“耦”的意思是双人并耕,但根据《雍正先农坛并耕》那样的真实图画,皇帝是单独来行耕耘礼,所以命名为“春耦斋”,有着乾隆携天下百姓同耕的苦心。把三卷《五牛图》单独贮藏在一室,并以春耦斋命名,便强调了它们与其他绘画不同的功能,也进一步树立起乾隆重农的形象。

从乾隆十七年到三十九年,乾隆连续23年到丰泽园行演耕礼。他每年也都要来春耦斋休息,观赏《五牛图》的同时,还要写一首关于春耦斋的诗张贴于墙壁上。其中最真切的莫过于一首《春耦斋小憩得句》:“往返无过三四推,便称春耦憩来宜。愧他农父勤南亩,劳苦谁联胼与胝。”——自己每年不过是来参加个仪式,和那些真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怎么相比呢?乾隆五十三年,他写下最后一首《春耦斋》,总结了演耕的经过和停止的原因:“甲午之后年逾六旬,且扶犁之典久习,是以不复耕。”

韩滉的《五牛图》上留下了“太上皇之宝”的印玺,这说明乾隆在1796年退位和1799年去世之间,仍然观赏此画。100年之后,因为此画藏在春耦斋,而较早成为一批流失出宫的名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期间,中南海成为德军的驻地。春耦斋文物被洗劫一空,《五牛图》也不知所终。上世纪50年代,《五牛图》在香港重现拍卖市场,经过周恩来总理特批,政府从香港重金购买回《五牛图》并交由故宫收藏。虽然那时的《五牛图》伤痕累累,但总算重回了故地。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