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一天,李良在街头卖艺,又冷又饿,竟昏倒在地,幸亏一路人将他扶起,并好心地送到福利院。
福利院里都是一些孤寡老人,饮食可口,环境可人,李良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他心里充满感激。
快到中秋了,院里准备搞一个联欢,李良报名二胡演奏。这天,他正在宿舍练琴,工作人员带着一个人走进屋来。
“李叔,这是院长。”工作人员介绍说,李良连忙站起身,与来人握了握手。
寒暄几句,院长突然话锋一转:“听说您原来有个女儿?”李良一怔,轻叹一声,随即说出的确曾有个女儿,叫芳芳,三岁那年捡到她,可在七岁那年送人了,那个人家姓谢,是做生意的,以后再没有见过面……
原来是这样。院长若有所思地点头,忽然用力一拍李良:“我想,中秋晚上,我有个特大好消息送给你。”说罢哈哈一笑,走了。
中秋晚上,福利院一片欢声笑语,十分热闹,李良上台了,他的二胡演奏赢得满堂喝彩,待掌声停下,李良沉声说:“我想再为大家献上几曲。”一运弓,拉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大家正纳闷,就见一位姑娘走上台去,在李良左脸颊吻一下,然后扑进他的怀里,嘤嘤哭起来。
台下的人不明所以,然后大约是有人做了解释,接着有人鼓起掌来。
演出结束,工作人员将现场打扫干净,院长走进小会议室,却发现李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他不由一愣,走上前去。
“您怎么还在这里?”
李良转过头,一双眼空洞地瞪视着,声音有些哽咽:“她不是我的芳芳。”说完,不再言语,低着头步履蹒跚地走了。
望着李良走远,院长不由摇头苦笑,心里责备自己,好心没办成好事。
原来,院长的父亲跟芳芳的养父是兄弟,也就是说,院长是芳芳的堂兄,他多少知道一些芳芳的身世,在一次例行会议上,听说了李良的情况,于是亲自找到李良,一番交谈,确认这个人,就是表妹多年不见的父亲,于是自作主张,想着安排这对父女在中秋舞台上见面,不料他把打算跟芳芳一说,却遭到反对。
原因是,现在的芳芳远非当年的丑小鸭,她在娱乐圈已小有名气,是玉女明星,身价不菲,如果让人知道,她有一个曾四处操琴为生的瞎子父亲,那她的身价岂不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她不想认父亲,至少是现在不认。
院长为难了,话已经说出去,料想李良也猜到了是个什么情形,若是没有下文,人家会怎么想?情急之下,他只好找了一个大致有些像芳芳的女孩,代替芳芳上台去亲吻李良,但他没有料到,李良这么快就否认了女孩。
中秋过后,李良显见地苍老,心情沉重,院长猜的没错,他已经意识到芳芳就在身边,也许近在咫尺,可她为什么不来见自己?她难道不明白,这些年,父亲有多么思念她?
李良失踪了,福利院是到晚上才发现的,与李良一同失踪的,还有他那把相伴多年的二胡。
福利院上下闹腾一片,很快有人拨打了“110”。
直到几天后,才有人接到线报,说是在市郊的一座荒庙里,有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瞎眼老人,老人整日整夜地拉二胡,翻来覆去拉着同样的曲子,村人见他可怜,给他送去饭、水,但老人不吃不喝。
得到消息,芳芳大吃一惊,再没犹豫,与堂兄一起赶到荒庙。但他们迟了一步,老人靠在墙上,双眼微睁,脸微微侧向一边,右手仍握着琴弓,而身体早已冰凉……
芳芳痛不欲生,哭倒在父亲脚下……
李良就这样走了。
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父亲最后的容颜,时时闯入芳芳的梦境,父亲的双眼微睁,脸微微侧向一边,他是在期待着什么?还是在凝神倾听?抑或是,他想不明白,牵挂一生的女儿,为何要如此薄情?
无论哪一种猜测,都会让芳芳泪流满面……
本故事地址:///gushihui/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