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重建启示录(2)

 
巴黎重建启示录(2)
2015-11-13 08:23:24 /故事大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曾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进行解读:现代城市中,汽车和快速路的出现虽然缩短了时空距离,但同时也将城市空间分割成零碎的片断;道路的通行能力被摆在第一位,广场甚至成为“露天车库”。的确,对于城市而言,真正的公共空间应该由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这些多元行为来填充,而不是步行让位于行车、行人迁就车辆。

城市的街头风貌,最能体现规划者的主观意志。拿破仑三世建立第二帝国时,亟须为这个王朝树立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形象。早年在英国的流放,让他见识到了伦敦城建的实用和讲究卫生的风格,于是他喊出类似“建有特色的巴黎城市景观”的口号,“让拥挤的缺乏光明和空气的邻居更健康,让仁慈的光芒穿透我们的每一堵墙”。

获得他全力支持的奥斯曼公爵,以“重修心脏”为目标,对巴黎进行了重建。这位新任的塞纳大省省长格外重视街道水平线的连续性,试图营造一种巴黎专属的城市景观,在里沃利街道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使之成为林荫大道。人类学家大卫·哈维在《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中曾给予供行人徜徉的林荫大道高度评价:“大道就像诗一样,巴黎主要就是借由这些大道展现在世人面前的。”

奥斯曼自诩“艺术破坏家”。旧城改造的需要,再加上其固执傲慢的性格,让他毫不妥协地拆掉了巴黎城区内近六成的建筑。虽说如此,他对公共领域积极开拓的贡献,却不容置疑。以香榭丽舍大街为核心的改造计划,将城市景观空间拓展至一个新的高度:香榭丽舍大街的两端,分别是凯旋门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围绕着这个核心区域展开的,依次是广场、喷泉、雕塑、桥梁、纪念碑、公园、绿地、艺术宫殿和剧院,分别满足了都市人由私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的休闲、娱乐、纪念和观景的多重需要。以此为契机,奥斯曼在巴黎全城展开了公共空间探索。前文提到的蒙马特高地,19世纪前甚至不属于巴黎城区,但奥斯曼的坚持,让这片曾经容纳毕加索、布拉克、阿波利奈尔的艺术区域得以成为巴黎市的一个区。如今,蒙马特高地的室外空间,是巴黎包容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

奥斯曼还提出过“街道公共家具”的概念。喷泉、座椅、护栏、海报亭,这些细微事物构成一个室外的活动空间,在这里可动可静,可行走可停歇。也许在奥斯曼眼里,巴黎无数家庭都有室内的小家,而室外的空间,才是城市真正的“大家”。

(何 如摘自《新周刊》2015年第18期,刘 宏图)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这个世界会好吗
下一篇:琐语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