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为何绕道

 
乾隆下江南为何绕道
2016-12-16 09:02:27 /故事大全

清朝乾隆帝对产于安徽的“天下第一石”灵璧石情有独钟。六下江南有三次因喜欢灵璧石而绕道灵璧石产地,题诗,题字,留下许多故事。

为了能与灵璧石相伴,每次绕道,乾隆总要选采一批较好的灵璧石运回北京故宫。有些灵璧石上沟壑纵横,绳痕累累,多是当时搬运过程中绳索勒痕所致。许多石头放在一起仿佛山峦连绵,气势磅礴,虽经数百年风雨霜雪,其尊容无损,叩击时仍发出金振玉声,且乐音独具。

御题“玉磬庵”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第一次绕道灵璧石产地磬云山。磬云山因出产磬石而得名,灵璧磬石之音,金振玉声,为历代帝王选为各种大典的乐器。磬云山山顶在明万历年间修了一个龙门寺,乾隆夜晚就住在这里。寺旁庵寺里住着一个尼姑,品德贤淑,典雅大气,还热爱书法和灵璧石,乾隆当晚与尼姑长谈书法及灵璧石至深夜。第二天,尼姑带着乾隆一行人,先观看了磬云山上宋代摩崖佛雕及宋代挖采灵璧磬石遗留的老坑。乾隆深感灵璧磬石文化的博大精深,临走为庵寺御题:“玉磬庵”。落款乾隆二十二年。当时就用磬石刻成长1.2米、宽0.6米、厚0.1米的匾额放置在庵寺的门额上。抗日战争期间,庵寺毁于失修,“玉磬庵”碑匾保存至今。

口封“博士村”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第三次下江南,至徐州时,第二次绕道灵璧石产地。当时在河道边发现一块据传说是当年宋徽宗“花石纲”遗石——蟠龙石。这块灵璧石虽经多年风霜雨雪,依然风采依旧,乾隆见之赞不绝口,绕石一圈。随从同声称赞:“此石有皇家气度。”乾隆下旨将该石搬运到徐州行宫内,供其观赏。

乾隆询问这块灵璧石的产地,御前官员禀明产自宿州灵璧县磬云山,乾隆当即决定微服私访磬云山。在去磬云山的路上,经过一个村庄,乾隆见农民正在秋收,路上掉了不少庄稼,就随手捡了一棵豆荚问一位老人:“这是什么庄稼?”老人答道:“这是黄豆”。乾隆又问:“你怎么知道它是黄豆?”老人答:“观其外知其内。”乾隆随即剥开豆荚一看,果然不错。乾隆认为这位老人了不起,不剥开豆荚竟然知道里面豆子的颜色,乾隆又捡起一棵带荚的豆角问一位农妇:“这是什么庄稼?”农妇答道:“那是绿豆。”乾隆剥开一看,果然是绿豆。后来乾隆又捡起几棵带荚的庄稼问一些儿童,儿童把红豆、黑豆的颜色回答得十分准确。乾隆认为这个村庄的男女老幼都了不起,可以称为博学多才之士,叫“博士村比较合适”。于是此村就改为博士村,沿用至今。

书写“天下第一石”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再次南巡住在徐州行宫,看到“蟠龙石”,勾起了对灵璧磬云山的回忆,于是决定再去磬云山看看,当天就赶到了磬云山龙门寺,先到庙里进香,随后去“玉磬庵”。当时尼姑正在练书法,见乾隆到来,当即双手合掌口念“阿弥陀佛”。两人随即交谈起来,当谈到灵璧磬石形、音之特点时,乾隆兴致很高,尼姑便将自己珍藏的一块灵璧磬石山峰示予乾隆。乾隆爱不释手,尼姑看出他有索石之意,但实在舍不得将此石送人,又恐伤了皇上尊严。乾隆无奈之下,左顾右盼看到旁边有盘未下完的棋局,便心生一计要求尼姑陪他下棋,并说:“如果朕下输了,就将随身所带佩玉给你;如果你输了,就将这块灵璧石给朕。”尼姑无奈之下,只好与乾隆对弈。双方都下得十分认真,尼姑棋高一筹,乾隆输掉了佩玉。乾隆输掉佩玉心有不快,得不到灵璧石更是身心不安。

为得到灵璧石,乾隆要求尼姑再下三局,尼姑看出乾隆爱石心切,只好将此灵璧磬石山峰献给乾隆。乾隆为表感谢,在尼姑书桌上写下“天下第一石”相赠。

选自《文化报·人物汇报》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乾隆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