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战场“瞎指挥”

 
蒋介石战场“瞎指挥”
2016-12-16 09:38:21 /故事大全

辽沈战役开始,解放军包围锦州,蒋介石命令廖耀湘解围锦州。廖耀湘认为不可能,提出很多借口:重武器过不去,又是辽河,又是大凌河,困难很多。他的意思就是不想去锦州,想按照之前两次去南京时的思路,往营口撤。这是唯一的出路,还不损失实力。

蒋介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攻。

作为上级指挥层面,蒋介石、卫立煌、廖耀湘的想法都不一致,蒋介石认为锦州肯定能拿回来,你就给我打;卫立煌认为打不赢,往沈阳撤就算了;廖耀湘要往营口撤。

就算意见统一,这个仗也难打,锦州为什么38小时就失守了?国民党对解放军的兵力估计不足,以为整个东北的解放军部队多说也就是四五十万人,实际不止,有上百万人。解放军打锦州用了多少兵力?用了十二个纵队,除了塔山放一个纵队,黑山放一个纵队,剩下全去攻锦州。

国民党防御沈阳的两个兵团也就是20万人多一点,锦州范汉杰一个兵团10万人多点,加起来30万人,还分散着。

廖兵团增援锦州走的是弯路,先攻的是彰武,要切断解放军的补给线,迫使攻锦州的解放军回师,但解放军没理会他。

黑山其实没那么难打,解放军的兵力都在集中打锦州,黑山只有一个纵队防守,也没有什么重武器。按照国民党的火力配备,又有坦克,又有大炮,廖耀湘要是下定决心,打黑山可能三天、四天就能拿下。问题是,锦州丢得太快,打了一天半就丢了。黑山就是打下来也没用,还能把部队拉到锦州去打吗?解放军一共十二个纵队呢。

即使增援锦州绕不开黑山,事先也没想到打黑山有那么困难。

开始是打得不那么坚决,廖耀湘想的是反正我打了,最后打不下就撤回来吧。到了真想打的时候,又没把全部主力拿上去。

他为什么不全力进攻?那意思就是告诉蒋介石,黑山我攻不下来,就等着蒋介石说不攻了好撤退,蒋介石督促他打黑山、增援锦州的时候,他就做了后撤的打算。

等黑山打下来了,一看锦州已经失守,原打算马上往营口撤,但他又犹豫了。锦州被打下来后将近一个礼拜时间,廖耀湘就在那按兵不动,又不往沈阳撤,也不往锦州进,也不往营口退,就在那儿徘徊,举棋不定。

当时,杜聿明在空中指挥让他立即收复锦州,卫立煌在沈阳给他发电报,命令马上往沈阳收缩,他自己主张往营口撤。往营口撤这个决定是对的,但是,主意不够坚决。

廖耀湘的西进兵团是蒋介石部队里实力很强的,但那时候,士气和刚开始到东北时不一样,从高级将领的思想就可看得出来,这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廖耀湘就是这样认为的。这样打是没希望的,非输不可。

西进兵团同解放军一开打,兵团部就被穿插掉了。兵团部没了,首脑廖耀湘又没有信息,下面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一乱,部队就都不知道怎么打,下面各部队几乎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就垮了。

廖耀湘本是个很聪明的人,就是犹豫不决。今天想,明天想,后天想,六七天过去了,解放军部队打完锦州都围过来了,他还没想透彻,最后该走哪条路。

蒋介石用兵不行,每个战役他都去指挥。应该把权力放下去,听听指挥官的建议,他不是这样。前方打仗战况瞬息万变,眨巴眼情况就有变化,他老是高高在上,到处指挥,一会儿坐飞机来,一会儿坐飞机去。他不来,就让杜聿明坐飞机指挥,今天来一趟,明天来一趟,瞎指挥一通。

毛泽东就不是这样,东北战役,原则给你定下来,具体作战计划、部署你们自己搞,搞完以后他批准。林彪就宽松得多,指挥打仗就可以随机应变。

选自《1944-1948我的战争》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