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学买卖“招生指标”

 
古代大学买卖“招生指标”
2016-12-16 09:47:48 /故事大全

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因为敛财快,甚至成为朝廷弥补国库亏空的一种手段。

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从隋朝起称“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央大学,其毕业生不仅包分配工作,很多时候还“包当官”。明代规定,“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换句话说,上了国子监就能当官。

上国子监的好处多多,但得凭成绩,要考,古今一理。没有成绩,如果有一个不凡的家庭背景,也可以特招。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是不是没门了?也不是,但前提条件得有钱,买个大学名额。

古时的入学名额叫“员”,所谓“生员”即今天的“招生指标”。招生指标并不是每个朝代都买卖的,最疯狂的年代是明朝。明朝廷曾经明码标价,以收取“赞助费”的方式,公开出售招生指标,称为“官倒”。

国子监是古代出“贤人”的地方,招生指标本不该成为商品,但是随着国力下降,中央财政严重亏空,朝廷急于搞钱,便开始“教育乱收费”了:凡想上大学、到国子监读书者,不论成绩优劣,不问家庭出身,“军民子弟”只要肯出“赞助费”,就发给“录取通知书”!有意思的是,明朝时收取的赞助费不要现金,只收当时短缺的粮食或是马匹等。

国子监的学生,因为出身和入学方式不同,叫法便不少,如举监、贡监、荫监、恩生等,自打招生指标可以买卖后,又多了一种“例监”,是对通过买指标入学学生的专有称呼。

明代的“招生新政”,出现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力主实施的是当朝的皇帝朱祁钰。

当时,军费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却入不敷出。臣僚给朱祁钰开出的妙方之一是,“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就是给国家多上缴粮食,便能获得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这个口子一开,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学着干过,国库一没钱,边防粮饷一没着落,地方一闹饥荒,就会这样干。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南京及周边大闹饥荒,当地主政官员便上书,要卖招生指标创收。行将灭国前一年的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朝廷也卖过招生指标。提出这一建议的,是中书舍人陈龙正。他的上书得到了皇帝朱由检本人的赞许。后来,朱由检干脆让陈龙正当了校长(南京国子监丞)。由此,开了中国历史上大学校长卖招生指标的先例。

由于是“官倒”,明朝的招生指标交易很透明,实行“全国统一价”。

据《明史·食货志二》上的数据,要想获得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景泰年间(公元1449-1457年),最高的要800石米,低者300石米。成化年间(公元1464-1487年),则稳定在100石米。这价格是有“学籍”的,如果不在乎学籍,只当旁听生镀镀金,或是插班生、肄业生的,可以享受“优惠价”。以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的标准为例,每个指标需缴纳20匹马。

景泰年间的赞助费算是最高了,800石米的标准是“买方”主动出的价钱。时山东临清县,伍铭等几个在县学读书的学生提出,愿意缴纳800石米,求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山东省主管官员将此情况上报朝廷后,获皇帝特批,于是“米八百石”遂成标准。但是能出或愿出800石赞助费的,还是很少的,所以后来不断往下降,以吸引考生、扩大生源。

这样的入学赞助费,在当时算不算高?

据《明史·食货志二》记载,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可以花钱赎罪,行情是普通死刑犯免死,需60石米;流放的犯人,需40石米。简单对比便可看出,明朝时花钱上大学,比“捞人”的成本还要高。

而依照明洪武二十年九月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省部级高官的二品大员,年俸禄是576至732石米,如果缴800石赞助费,明朝“省委书记”一年的工资也不够。相当于今县处级干部的七品官,年俸禄是84至90石米,如果缴800石的赞助费,要花去10年左右的全部工资收入。

如同买官卖官不绝一样,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均卖过入学名额和资格。到了清朝,倒卖“招生指标”则成一种制度,书面语言称为“捐学”,教育乱收费比明朝还厉害!

选自《北京晚报》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