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文库本”情结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人生故事 > 半月谈 >
 
日本人的“文库本”情结
2014-11-14 10:54:54 /故事大全

在日本的地铁车厢里,即使相当拥挤,也常常可以看到人们一手抓住吊环,一手拿着包了浅咖啡色封皮的小书在阅读。不仅是地铁车厢,车站站台上、广场边,人们或是双手合拢地捧着看,或是就这么单手拿着看,甚至将其卷成一个小筒看……

这种可爱的小书,叫做“文库本”。

一推出便风靡

在日本,文库本有80余年的历史。而“文库”一词的出现则更早。明治时期(1868~1912年),“文库”一词通常指期待读者将其全数买入、收藏的全集或丛书,在策划时会冠以“文库”的名称。

年,日本出版社岩波书店以“万人必读的真正有价值的古典名著廉价本”为理念,模仿当时德国著名的“万有文库”出版了“岩波文库”——这即是日本文库本的雏形,目的是让读者以便宜的价格、便利的方式读到文学著作。文库本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此后,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也推出了自己的文库本,“新潮文库”“角川文库”“讲谈社文库”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同时,文库本也逐渐统一了自己的规格,纸张为A6大小,尺寸为105×148 mm,一律采用软装封面。

如今,只有符合上述规格的书才能被称为文库本,文库本的含义也逐渐从一种书籍的形式变成了廉价且便于携带、以普及为目的的“小型文学读物”的代名词。

在日本,出版社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在单行本(精装)图书出版2~3年后,出版文库本。但也有例外,比如东野圭吾的《白银杰克》,在没有发行单行本的情况下直接文库化,一个月内发行量轻松过了百万。

日本各大书店都会推出排行榜,从中可以看出,文库本的销量通常是单行本的3倍。对此,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案例:推理小说作家誉田哲也的《草莓夜》单行本发行了仅2万册,文库本销量却高达38.5万册。更惊人的是,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得主道尾秀介的《向日葵不开的夏天》单行本发行了仅1.1万册,文库本则狂销54.5万册,翻了近50倍。

在轻轻晃动中完成阅读

对于适于读书的时空,欧阳修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论。于日本,“马上”今天应该换作“车上”了。

看过村上春树的《1Q84》的人或许都有印象,书中有一个文库本出现的桥段,是这样讲的:列车驶出东京站后,他拿出随身带着的文库本阅读。这是一本以旅行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有一篇,写的是一位青年男子去了一座由猫儿统治的小城旅行的故事。

香港作家廖伟棠也曾在微博上说过一个段子:“我诧异的是在日本地铁上没有一个人看电子书,看报刊的也几乎没有,都是读文库本,我拿出iPad看地图都觉得不好意思。”

这两个场景,就是文库本最常出现的地方——电车和地铁,这全拜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之赐。据统计,日本上班族的一天中,平均有3个小时是在电车或地铁里度过的,而日本出版商正是看准了这3小时的商机,以文库本培育了地铁阅读一族。

那么,这些文库本都涉及哪些题材呢?

一般来说,日本人在电车或地铁中所读的书籍包括三大类:小说、漫画和学习资料。相对于漫画和学习资料,更受文库本出版商青睐的是小说,而且是“轻小说”。

据介绍,轻小说萌芽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题材主要是言情。经80年代富士见书房等一批杂志社助推,轻小说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形态,题材也日渐广泛,恋爱、科幻、奇幻、推理、恐怖、历史,无所不及,以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有人如此评价“轻小说”这个名字——一个“轻”字,意境全出,跟软饮料的“软”字一样,看着不累,喝多不醉。在2010年纪伊国屋书店的文库本十大畅销书中,有6本是轻小说。

“每周基本都会看一本,我的阅读大都是在地铁和电车里的轻轻摇晃中完成的。” 就职于东京一家印刷公司的香山弘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