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图灵”们

 
被遗忘的“图灵”们
2015-08-20 07:52:20 /故事大全

二战结束后,布莱切利庄园的大部分器材被销毁,数以千计参与解密的工作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许多工作者的父母直至去世,也不知道儿女为二战做出的伟大成就。

《模仿游戏》的上映,再一次把阿兰·图灵推上了天才的神坛。电影里,这位怪才破解德军密码系统“英格玛”的故事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现实中的图灵有其不幸的一面,在同性恋意味着坐牢或接受药物治疗的年代里,他是不被接受和理解的。安德鲁·霍奇斯在《阿兰·图灵传》中描写的图灵害羞敏感,不善表达,42岁时食用氰化物泡过的苹果而早逝。

来自后人的肯定则是他幸运的一面,作为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他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并因计算机界的最高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而被永远铭记。然而,在他从事密码破译工作的布莱切利庄园,无数无名英雄的下场却是被时代无情埋没。

二战时期,位于伦敦西北部的布莱切利庄园是英军破译德军通信密码的后方基地,由于地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连接点,两所大学的解码专家常常云集于此。二战结束后,园内大部分器材被销毁,数以千计参与解密的工作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直到70年代以后才陆续被公布身份。许多工作者的父母直至去世,也不知道儿女为二战做出的伟大成就。

当时,园内女性工作者占有极高比例。在以战后布莱切利庄园破译者的生活为背景的英剧–《布莱切利四人组》中,4位曾在布莱切利工作的女主人公在战后分别从事着家庭主妇、图书管理员等平凡工作。柴米油盐之余,她们想通过与密码破译类似的规律协助伦敦警方破解连环杀人案件,却不得不在丈夫、朋友面前隐瞒自己的身份,难诉苦衷。

布莱切利庄园的伟大成就也不仅仅是破译英格玛。1943年,年仅26岁的比尔·图特借助德军发报员的一次疏忽,成功破译了比英格玛更为隐蔽更为强大的“金枪鱼”密码,让库尔斯克会战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艾森豪威尔将军曾评价道,“金枪鱼”密码的破译,至少让战争缩短了两年时间,拯救了几千万人的生命。

1944年,原本在英国邮政局任工程师的汤米·弗劳尔斯进入布莱切利后,在比尔·图特的理论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半编程型电子计算机Colossus。有说法称他才是计算机的真正发明者,但因为签署了保密协议,直至美国宣布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他也无法发声。

比尔·图特后来在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继续研究计算机数学,在80岁生日的一堂课上,他终于讲出了“金枪鱼”密码的故事。1987年,他成为了皇家学会院士,但却从未收到来自故乡英国的表彰。相比之下,汤米·弗劳尔斯的晚年更加落寞。在计算机兴起的90年代,他给自己买了一台电脑,并在当地报了一门“信息处理课程”。1993年,他拿到这门课的毕业证书时,已经87岁了。他获得的认可只有家乡那条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和现已废弃的IT中心。

2011年,BBC将比尔·图特和汤米·弗劳尔斯在布莱切利的过往拍成了纪录片《密码破译者:布莱切利庄园的幕后英雄》,两人的故事逐渐拨云见日,但一切都太迟了。

《模仿游戏》中,凯拉·奈特莉饰演的解码员琼·克拉克通过报纸上的填字游戏测试进入布莱切利庄园,这一情节是历史事实。《模仿游戏》在北美上映前一周,《纽约时报》重印了1942年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的填字游戏,纪念这些天才。

正如一名前布莱切利解码员所说,希特勒要求制造的密码机本应是天衣无缝的,但布莱切利的天才们最终还是破解了它,在智力与机器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只是在《模仿游戏》、在图灵以外,还有无数无名的天才。他们的故事,不输于《模仿游戏》。

2011年,BBC将比尔·图特和汤米·弗劳尔斯在布莱切利的过往拍成了纪录片《密码破译者:布莱切利庄园的幕后英雄》,两人的故事逐渐拨云见日,但一切都太迟了。

文 杨宙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遗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