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遗产:继承者的荣耀与苦涩(3)

 
毕加索遗产:继承者的荣耀与苦涩(3)
2015-06-28 06:30:24 /故事大全

最先开始写书的,是毕加索年轻时代的情人费尔南德·奥利维尔(Fernande Olivier),除了玛丽娜外,还有玛雅之子奥利维尔(Olivier Widmaier Picasso)所写的《毕加索,亲密的肖像》(Picasso,Portrait Intime),以及上文提到过的吉洛在毕加索去世前几年出版的《巨匠与情人——和毕加索在一起的日子》。

另一个造成困扰的事实是,毕加索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这对三个非婚生子女而言,无疑是另一场战争,彼时,法国刚刚通过非婚生子女继承法,一年后,他们的继承权才通过司法途径获得了认可。由于数量众多而且没有完整清单,执法机构花去将近4年时间去厘清现状。然而对毕加索的后代而言,这种现状恐怕很难有厘清的一天。

比如玛丽娜,即便是对其祖父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恨”,却仍然有保护他的欲望。

1998年,克劳德作为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以 “毕加索艺术资产执行人”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事实上,他几乎将他的一生都用于维护毕加索作品的版权。而当他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签署同意书,将“毕加索”用于一款汽车时,许多相关人员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称他这样“背叛了伟大的艺术家”。玛丽娜就是那个将她叔叔告上法庭的人,她认为:“怎么能将毕加索的名字用于汽车这种平平无奇的商品。”

著有《马蒂斯与毕加索:画坛双擘的对抗与友谊》(Matisse and Picasso: The Story of Their Rivalry and Friendship)的美国学者杰克·弗莱姆(Jack Flam)在对比毕加索与马蒂斯这两位夙敌时,写道:“毕加索沉醉于自身的黑暗之中,为谜一般的深渊所着迷;马蒂斯尽管也饱受自身焦虑的煎熬,却极端恐惧深渊,视光明为黑暗的解毒剂。”两种工作方式,也在暗示二人不同的生活体验。

不同于他艺术创作上的死敌——同时又无法不相互欣赏——马蒂斯的绘画主题通常是平和的,并坚称“自己的作品与生活中的事件毫无关联”;而毕加索的作品,总是更直接地公开自己的生活隐私,这种明显的自传性质,也是若干学者所称的“双重态度”,他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反对其他人公开他们的生活细节,是一种十分矛盾的行为。

似乎出于某种一脉相承式的美学道路,马蒂斯连在后代一事上也处理得十分简洁,画家年轻时生下的女儿玛格丽特,早在第二个儿子皮埃尔出生前就已过世,而这个独子之后又以某种单代相传的方式,将马蒂斯的名字传到了第四代——既没有遗产继承纷争,也没有肥皂剧般的纠葛。皮埃尔·马蒂斯(Pierre Matisse)是一个典型的二代,既不出格,也不出彩,上世纪30年代初到纽约时,只带去了“马蒂斯”这个吓人的姓,并以他父亲的画为基础,经营画廊近60余年。

人们深爱马蒂斯,却永远认为他逊毕加索一筹。后者的“毒药能力”和“冷暴力”,显然无法阻止人们对他的疯狂热爱,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他的行为找寻合理借口,好比著名的《亚威农少女》中,“他试图驱逐深埋心中的恶魔,即那些女人和性爱给他带来的恐惧。他害怕为爱痴狂,对性病、性无能和死亡充满了焦虑”。无论如何,在毕加索令人惊叹的7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画笔展现了他的私人关系和对周遭世界的不安,同时在暴力与温柔之间游走,好比他与以他为核心的世界的关系。这种游走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他后人的命运。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