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之美 身体表达(4)

 
田径之美 身体表达(4)
2015-09-29 16:13:34 /故事大全

1英里,相当于一个标准田径场的四圈多几步。1英里跑是现在国际赛场上不存在的一个项目,但是曾在欧洲非常流行的项目,属于大不列颠帝国的古典体育文化遗产。罗杰·班尼斯特就读的牛津大学在1英里跑这个项目上有着深厚的学院传统。他正式进入这个项目前,1英里跑的纪录是由瑞典运动员歌德·海尔斯创造的,4分1秒4,10年内无人超越。因此有运动专家断言,认为4分钟是人类1英里跑的生理极限。但罗杰·班尼斯特想挑战这种说法:既然人类可以用4分1秒4的成绩跑完全程,为什么就不能跑进4分钟内呢?他决定身体力行来回答这个疑问。

罗杰·班尼斯特是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也是个跑步运动爱好者,从12岁开始就非常擅长跑步,还是长途自行车选手。他对1英里的挑战,是一次非常具有实验性的行为——既有一个运动员对挑战极限的天然野心,还包含了一个医学学者对人体的好奇心。作为医学系的学生,他了解自己的身体,也擅长分析各项身体指标和生理数据。班尼斯特的训练基本上是由自己主导,他测量自己的耗氧量,发现采用固定的单圈时间耗氧量比变化的单圈时间耗氧量低,于是他将注意力集中到稳定跑完1/4英里上,通过高强度的间歇练习:跑10圈,每圈之间休息2分钟,班尼斯特将他跑1/4英里的时间从63秒降低到59秒;他有两名优秀的领跑员克里斯·布拉舍和克里斯·查塔维帮助他控制步伐,使其在第四圈时也能保持同样的运动节奏;当时很多运动员往往只注重速度,甚至被秒表“奴役”,忽视了纯粹的肌肉力量,而罗杰·班尼斯特通过爬山、远足等方式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耐力和肌肉力量,他还在自传《最初4分钟》(The First Four Minutes)中描述了自己与朋友们高速跑下山坡的经历,这不仅能够改善腿部肌肉,还帮他打破了心理障碍。除了通过生理训练控制比赛节奏、增强肌肉力量外,班尼斯特还将跑道和天气视作重要因素。创造纪录那一天,伦敦刮起大风,他犹豫很久,直到风逐渐停下来才最终决定去试试看。

罗杰·班尼斯特的最终用时是“3分59秒4”。他的成功“实验”打破了人们对1英里速度的心理障碍,仅46天后,澳大利亚选手约翰·兰迪以3分57秒9的成绩跑完1英里,打破了罗杰·班尼斯特的纪录。第二年,跑进4分钟的共有37人,第三年,突破的人数超过300人。到现在,一共有超过1300个人打破了4分钟1英里的屏障,目前的世界纪录是摩洛哥人希沙姆·各洛伊在1999年创造的3分43秒。

打破纪录是田径赛场上最独特的骄傲时刻,罗杰·班尼斯特非常清醒地、有意识地推开了人类一扇认知自我身体的意识之门。2004年是罗杰·班尼斯特突破4分大关50周年,BBC制作了特别采访节目。主持人问道,1英里跑的历史杰作是否是其一生的最闪亮财富,班尼斯特坚定地说:“不是,永远不是。”他更为骄傲的是此后自己的神经学科研成果。退出赛道后,班尼斯特奔赴战场为英国军队研发特种药物,编写教材,出任牛津大学学院院长。但如果回到当初为何在跑道上冲击1英里4分钟的初心,他在自传《最初4分钟》里说,自己喜欢跑步的感觉,“在将近10年时间里,每周都要跑25公里”。这种能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由运动的美妙感觉,才是田径运动者能够持续不断冲击人体极限的真正原因。

主笔/陈晓 记者/付晓英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