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植物

 
丝绸之路的植物
2015-09-29 15:47:02 /故事大全

苜蓿

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古老的牧草,有着“牧草之王”的美誉。每到夏初时节,根系发达、茎高尺余的苜蓿草,便在光滑细致的茎梢处,悄悄开出紫色的簇状小花,结出如螺旋般的果实和似肾形的种子。这种最早被人类驯化的饲料作物,起源于古代波斯。直到公元前500年波斯入侵希腊,士兵们用苜蓿喂战马和骆驼,才把苜蓿种子传入希腊。公元前200年,苜蓿种子传入意大利和北非。随后,随着“丝绸之路”上骆驼队旷日持久的长途跋涉,苜蓿种子也在向东方传播。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在乌弋、安息、大月氏、大宛等地(今中亚地区包括中亚五国、克什米尔、伊朗、阿富汗等地),见到大片种植的苜蓿。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从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带回大宛马和苜蓿种子。据《史记·大宛传》记载:“大宛国左右……马嗜苜蓿。汉使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当时将天子所乘之马称之为“天马”,常嘴嚼着苜蓿茎花而进出皇城内外,故有“天马常衔苜蓿花”之说。

苜蓿的传播及驯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自汉朝引入后,苜蓿先在京城长安的皇家苑囿内试种。由于关中地区与西域皆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气候和水文条件相似,苜蓿很快便适应了这里,并逐渐向陇东、陕北甚至西北地区传播开来。唐代颜师古为《汉书·西域传》作注:“今北道诸州,旧安定北地之境,往往有苜蓿者,皆汉时所种也。”

自汉朝之后,关于苜蓿的种植便屡有文字记载。《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主要记载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农书,作者贾思勰在其中详细记载了苜蓿的栽培方法和利用价值:“土宜良熟。七月种之。畦种,水浇,如韭法。”这说明,最晚在北魏时期,苜蓿种植已推广到黄河中下游流域。

到了唐朝,苜蓿的栽培更加普遍。《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驿马,给地四顷,莳以苜蓿。”也就是说,当时驿站用的官马,都有规定数量的苜蓿地或苜蓿园作为饲料基地。唐代《薛令之传》中还提到了苜蓿能充当人类的食粮,而南朝《述异记》则记录“张骞苜蓿园在今洛中”,并明确指出“苜蓿本胡中菜,骞始于西国得之”。北宋《本草衍义》说苜蓿盛产于陕西,用以饲马牛,人亦有食之者,但不宜多吃。而元朝为了防饥荒,甚至下达了种植苜蓿的法令。《元史·食货志》中记载:“至元七年颁农桑之制,令各社布种苜蓿以防饥年。”

到明清时期,苜蓿在华北地区己普遍种植,呈现出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所描述的“三晋为盛,秦齐鲁次之,燕赵又次之”的局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苜蓿“处处田野有之”,连遥远偏僻的地区都有。淮河流域地区也有了一定范围的栽种,但此时的苜蓿大概还没有扩种至江南地区,所以才有“江南人不识也”的记载。而据乾隆时河南《汲县志》记载,“苜蓿每家种二三亩”,反映出华北、西北地区几乎每户农家都有种植。清朝农学著作《农蚕经》、《民囿便览》等均对苜蓿的食用方法、饲用价值、栽培技术等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除了种植范围的扩张,古人对苜蓿的利用方式也在丰富。苜蓿含水量较高,草质柔嫩,适口性好,是饲用价值最高的牧草。在畜禽生长发育所需要的13种维生素中,苜蓿就含有10种,又被称为“维生素饲料”。更独特的是,苜蓿所含的粗纤维,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的消化速度很快,容易使家畜产生空腹感,从而刺激食欲,增加采草量。另外,苜蓿的植株生长点位于枝条顶部,刈割后再生能力强,可利用期长。而这个特点在苜蓿传入之初就已经被古人发现,据《齐民要术》记载:“(苜蓿)长生,种者一劳永逸。都邑负郭,所宜种之。”

除了充当饲料,苜蓿还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改良土壤的理想植被。清代《增订教稼书》记载,盐碱地上“宜先种苜蓿,岁夷其苗食之,四年后犁去其根,改种五谷蔬菜,无不发矣”。清朝道光时期河南《扶沟县志》也记载:“唯种苜蓿之法最好,苜蓿能暖地,不怕碱。”事实上,这类记载在北方的地方志中比比皆是。而从今天的研究来看,苜蓿属于深根系植物,根系入土深度通常为2~6米,最深可达39米,强大的根系及其分泌物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丝绸之路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超级捞饭
下一篇:文艺瘟疫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