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假风口,在SP、电信增值概念流行的时候,很多人投彩铃、图片业务,结果整个业务最后被电信自己收回去做了,没有一家真正做起来。
类似这种经验,让羊东知道,不是所有人一窝蜂拥过去的就是真正的机会。这一年的O2O浪潮羊东没有参与。“这是不是风口,风口有多大,到今天也还没有一个结论。”
从根本上讲,羊东觉得O2O是否真的在便利生活,是一件存疑的事儿:“比如我们投的58同城,是用信息提高效率。现在的上门服务,东一单西一单,我看不出哪里成本比传统方式低了。本应该上门服务更贵,现在反而没有,这完全是反常规的。”
“也许O2O会成,但是跟电商相比,很明显,成功的概率还是比普通电商低很多。”羊东觉得,年轻同事们还是更容易被浪潮裹挟,他这样的人会更谨慎:“就像说现在消费势头好,你也不能去股市上把所有消费股统统买下来。其实投资还是微观的事儿,最终还是要在微观上分析透了。”
跟几位投资人见面,几乎所有的采访都是在挤时间。
7月的那个夏日,李开复的一天从早上10点到晚20点,全部以20分钟或40分钟为单位,当天他见了8个人,参加了2场大型活动。往往是这一个会面还没结束,下一个拜访者已经在什么地方等着他了。
当天唯一没向我们开放的,是12点20分,李开复见他自己的私人医生,唯独这35分钟时间没有人打扰,小办公室的门紧锁,看不到里面的人影。
当时正值李开复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宣传期,书里讲述他此前抗击淋巴癌的经历。10场会面里,几乎没有人提到他的病情,时间太紧张了,所有人都跳过了寒暄。只有一个老部下提到“本来想去台湾看看你的……但是这两年实在太忙了”。李开复此时刚刚给满桌的新书签了名,助手叫来了迟到的沙拉外卖,他摆摆手表示没什么,继续低头吃这份晚餐,看起来就像在吃一盆草。
到11月,李雨萌正式入职的第五个月,她的微信已经有1578位好友,很多人名字后面都有“——项目名”,否则她记不住这个人是谁。不到2000名微信好友,也许也证明了她投资界新手的身份,更多活跃的资深投资人,早已经加到了微信好友5000人的上限。
李雨萌没有屏蔽任何人的微信朋友圈,虽然到了晚上,大家发朋友圈的高峰期,屏幕上很多人她不反应一下根本想不起来是谁。她自己也要留着朋友圈这个平台。“我们公司需要投什么项目,我要找什么人,以后都需要在朋友圈发布,没办法,微信是最独特的、非公开的消息渠道。”采访头一天因为夜跑受寒,她起了荨麻疹,满身大红包,深夜里,她把上网搜索病因、用O2O平台外卖买药的过程都发在朋友圈,本来约在第二天一早见面的创业者看见,赶紧跟她更改了会面时间。
“你问我的生活状态,工作和生活分不开,这就是我的状态。”李雨萌每天一睁眼,从上午的第一杯咖啡开始,午餐、下午茶、晚餐,晚上聚会,基本都被各种各样的工作事务占据,也是她的项目
对于李雨萌来讲,一开始就要定位明确,“大家要工作关系,而不是上来就交朋友”。那些直来直去的考察询问是为所有人节省时间。她自己又总结,创业投资这个圈子里面,如果只是几面之缘,谈不上什么关系好坏,“互相业务来往,我只能问一些可以披露的基本问题,不会有人真正告诉你他自己对这个项目怎么看”。
读书时,李雨萌养成了跑马拉松的习惯,现在每周还在坚持三次以上的户外跑。有时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长距离跑,直接变成了与其他投资人的周末会面。在北京初雪的周末,她出差去上海,正好参加了上海马拉松,跑出了自己3小时55分的个人最好成绩。
在朋友圈晒完了参赛照片,她匆匆收拾好行李,当天下午16点,又是跟上海同事的会面。
(感谢主笔蒲实的帮助,实习记者罗秉雪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