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七年写1个剧 有人一年写7个剧

 
有人七年写1个剧 有人一年写7个剧
2015-11-27 14:23:58 /故事大全

——专访《琅琊榜》制片人侯鸿亮

三联生活周刊:从2011~2012年的《甄嬛传》、《宫》、《步步惊心》等电视剧开始,国产电视剧越来越喜欢从网络小说中取材,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侯鸿亮:我一直认为全中国最大的IP是《西游记》。这么多年来,电视剧、电影、动画片,都改编过《西游记》。从影视诞生以来,文学作品就是题材和内容的源泉,近些年,传统文学已经被消费得差不多了,所以开始拼命地从网络小说中去找、从游戏中去找,从各方面能够形成知识产权或者是形成文化品牌的行业去找。在我看来都差不多,这个事情没有特别大的改变。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一部电视剧的投资,前期策划、编剧、导演、演员的费用等,各占比重大概是多少?

侯鸿亮:这个问题有很多可能,不大适合回答,因为情况也不一样。一个很著名的编剧稿酬可能20万或20多万元一集,一部戏如果是四五十集,编剧就可以拿走1000万元。但如果是刚入行的编剧,可能就拿个几十万元甚至更低。所以说这个差距特别大。但是演员费用的增长的确是像追风一样快。2006年我们拍《闯关东》,当时主演价格是全国最高的,而现在可能已经是那时的10倍了。

三联生活周刊:电视剧的收益模式,目前还只有卖版权这一种吗?

侯鸿亮:到目前为止,电视剧的收入模式还很单一,就是一个版权的销售。大多数电视剧卖给传统媒体、互联网,有些还可以卖一点到海外。音像版权现在可以忽略不计。不像国外,国外电影和电视剧有大量的音像收入,音像是影视剧衍生品的一个重要成分。中国的音像现在已经基本上死了,一集几千块钱,到这么低了。好多年前一集音像可能卖十几万、几十万元。当然这个现象也很正常,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电视剧市场的投资方越来越多,所从事的产业也是各种各样。你觉得会影响电视剧的制作质量吗?

侯鸿亮:因为门槛降低,的确是各色人等都进来了。很多挖煤的、盖房子的挣了钱,都觉得这个行业很神秘很好玩。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只有文化产业还没有做到完全真正的市场化,一直以来像一个未被开发的领地。就这三五年,国家在慢慢放宽,要制播分离,又希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个产业就被各行各业的资本盯上了。但是大量资本进入,就开始导致这个行业的人是太容易挣到钱了。比如说,以前常年赋闲在家的四五流演员都有戏了,编剧在家库存了多年卖不出去的剧本也都卖出去了。大家都来抢占这个领地,都想做项目,于是就造成了一些泡沫。人家发现原来挣钱这么容易,就越来越少人舍得再费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好的项目。像刘和平这样7年写一个剧本的再没有了,有的团队可能一年写7个剧本,都大有人在的。

三联生活周刊:电视台买剧集的价格有增长吗?

侯鸿亮:有相当的增长。“一剧两星”政策后,我估计今年电视剧单集销售价格,两个电视台加到一起可能超过300万元。当然这是属于高点,正常的都出不到这个价钱。但是电视台也分不同等级,单纯从购买价格上讲,湖南台可能一个台就超过200万元,很高了,甚至比央视还高。湖南台后面的排名或许就是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安徽这些台。整个电视剧市场一年下来,真正能获得较大利润的剧也就一二十部,不会特别多,所以大家都集中力量去抢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戏。到了三线台,类似于东三省那几个台或者河南、广西等台,现在都越来越困难,连拿钱出来买剧都很难。电视台已经走过了它最好的十几年。

三联生活周刊:那现在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播出剧关系是怎样的?

侯鸿亮:电视台原来很强势,互联网不能和电视台同步播出。电视台如果7点半播,互联网要到晚上12点才能播。互联网渐渐觉得这不公平,我出的钱不比电视台少啊,为什么还要依附电视台,电视台播完后我们才能播?后来就干脆不带电视台玩了,都自己推出网剧。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视频网站争相推出自己的“网剧”有什么看法?

侯鸿亮:我认为“网剧”的拐点应该是在《盗墓笔记》。不管这个戏口碑怎么样,它对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来说算是一个拐点。原来视频网站有很多家,现在剩下的已经不多了,这么多年他们都是一直在买视频,但一直赔。花100万元买个片子,可能赔50万元。

《盗墓笔记》播出的时候,爱奇艺就提出来,这个IP够大,他们也有一定的信心,所以有没有可能付费播出。就是必须要是爱奇艺会员才能看到。这个“付费播出”,估计使他们的会员增长了可能有一二百万,具体数字我不是很清楚。

网络付费就是未来一个趋势。既然是付费,就需要好内容。所以互联网现在就想,与其买电视台播出的内容,不如自己做。当然,目前有海量内容还是要靠电视剧和电视台合作的。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