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双顺差

 
告别双顺差
2016-12-05 11:37:22 /故事大全

2月3日,外汇管理局公布2014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而资本和金融项目则出现了960亿美元的逆差。中国经济上一次出现年度资本项目逆差是2012年,在此之前,则是长达20多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开始频频出现资本项目逆差,预示着双顺差已经不再成为中国经济的常态。

理论上而言,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表上应该呈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顺一逆的平衡状态。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发展初期需要保持很高的投资率,而国民收入不高导致储蓄较低,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差额将导致贸易项目出现赤字,发展中国家大量引入国外资本,购买发达国家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通常是资本项目顺差而贸易项目逆差,而发达国家则相反,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储蓄大于投资,使得经常项目出现顺差,而这些盈余大量用来海外投资,因此资本大规模外流,出现资本项目逆差。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国家遵循了这样的规律,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罕见地在20多年时间里保持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双顺差对于中国经济意味着资源错配,在大规模引入成本不菲的外国资本的同时,这些资金最终又通过外汇储备转换成廉价的美国国债,这显然是巨大的资金成本浪费。

2012年以及去年出现的资本项目逆差,开始打破长达20多年的双顺差格局,从日后来看,资本项目逆差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将会慢慢告别双顺差格局。

从悲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资本项目出现逆差,一定程度上是资本外流所致。出于对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加之美元进入超级牛市周期,国际资本从中国撤出,是去年出现资本项目逆差的原因之一。按照外管局的数据,去年960亿美元的资本项目逆差中,912亿美元在四季度形成,从时间点上看,和人民币去年12月中旬开始贬值形成了呼应,某种程度上看,人民币贬值和资本项目逆差形成了相互促进循环的关系。

不过从更长期来看,人民币并不具备长期大幅度贬值的基础,因此,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并不是导致中国出现资本逆差的主要因素,真正导致中国双顺差局面终结的原因,是中国开始从过去的吸引外资大国,正在转变成为一个对外投资大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是中国资本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资本项目出现逆差,告别20多年的双顺差,其实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吸引大量的外资,同时以劳动力优势制造了大量的出口,形成了独特的双顺差。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积累之后,对外资的饥渴已经没有那么强烈,而对于外国资本而言,中国作为曾经的投资热土,吸引力也远远不如过去。如此形成的结果是,中国开始降低甚至取消对外资的长期超国民待遇,在我国吸引外资的历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底,我国开始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内外资企业的税制就此实现了全面统一,外资在中国享受的税制优惠等超国民待遇基本上终结。而对于外国资本而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与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相比已经较贵,加之中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投资回报率远不及从前,超国民待遇不再,因此,很多国际资本开始寻求其他的投资热土,最近几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仅以个位数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也真实体现了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变迁。

在外国对华投资放缓之际,中国资本则开始大规模出海。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欧美经济陷入危机,很多企业因为财务压力以低价出售,为中国资本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此前一些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在最近几年纷纷被中国资本收入囊中,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中海油收购加拿大的尼克森石油公司、双汇收购美国最大的肉食制造商史密斯菲尔德、安邦保险买下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复星国际买下摩根大通中心、中国平安买入伦敦的劳埃德大厦、万达集团买入马德里的西班牙大厦等等,今天中国资本在国际市场的势头,已经丝毫不逊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

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433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每年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而与此对应的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速却明显放缓,最近几年都是个位数甚至负增长。此消彼长之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已经和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越来越近,预计也就在最近一两年之内,我国就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

如果说次贷危机爆发为中国资本输出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条件,是中国资本输出的1.0时代,那么未来几年中国资本的输出,则更多是中国经济内在的主动需求,中国的资本输出也将进入2.0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已经难以化解中国经济面对的矛盾。从2013年“一带一路”的概念首次提出,到2014年上升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的支撑下,中国的资本输出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成立,将为“一带一路”的资本输出更添助力。高达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将不再局限于美国国债,而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迎来更广阔的舞台,在解决自身保值增值问题的同时,为中国经济脱困发挥实质性作用。某种意义上看,未来中国资本项目下的逆差越大,越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成熟的发展阶段。

如果说“一带一路”支撑下的资本输出成为国家战略,回到人民币贬值还是升值这个问题上来,答案也就清晰了很多。如果人民币在未来大幅度贬值,显然和中国的资本输出战略背道而驰,人民币在海外市场越便宜,意味着中国企业的收购成本更高,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全球掀起收购热潮,其背景也是在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升值为日本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对于今天的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资本输出才刚刚起步之际,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显然不利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出口,需要一个相对弱势的人民币,那么在中国进入资本输出时代后,继续保持弱势人民币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在去年的资本项目创出逆差之际,中国的贸易顺差则创出了历史新高,达到了2.35万亿元,与2013年同比增长了45.9%。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高增长,事实上,去年的进出口总额仅仅增长了2.3%,远远低于7.5%的预期目标,之所以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一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减轻了我国的进口成本,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内需萎缩导致进口下降,去年的进口总额为12万亿元,同比下降了0.6%。所以贸易顺差的历史新高,更多是意味着内需疲软,而非出口强劲。

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贸易顺差的“强势”和资本项目下的“弱势”,可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国际收支账户的新组合,持续20多年的双顺差,距离中国经济将会越来越远。

主笔/谢九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