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死亡相伴的青春

 
与死亡相伴的青春
2016-12-29 09:46:48 /故事大全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15年第12期

玩游戏的时候,需要寻找各种隐藏的工具帮助我们过关;看电影的时候,同样需要寻找那些隐藏在电影里的细节作为解题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创作者的用意,找到阐述的方式,也增加看电影的趣味点。在李玉导演、范冰冰和韩庚主演的电影《万物生长》中,我找到的解题工具,是骷髅。

骷髅作为道具出现过许多次:男孩们在宿舍嬉戏打闹的时候,楼上宿舍的同学吊下一具医用的骷髅,和他们调笑;上课时,沙溢扮演的老师用骷髅和人体标本作为教具,给他们展示人体结构。男孩们坐在宿舍里,为失去的爱情悲伤,骷髅就被摆在暖气片旁边;男孩们群殴的时候,胖子同学提来一大袋骨骼标本甩到现场,让他们当武器使用。骷髅时时出现,在他们享受青春时,在他们做爱时,在他们烦恼时,在他们荷尔蒙迸发时。让我想起比利时画家保罗·德尔沃的一些画作,在那些画作里,娇美的年轻女子和骷髅同时出现,女子嬉戏、行走、睡眠,骷髅就在一旁,或坐或站。

《万物生长》里的年轻人是医学院的大学生,在他们的生活里出现骷髅、人体组织标本,出现尸体,再正常不过,但当骷髅频繁出现,它想要传递的信息或许并不那么简单,要知道,即便最乏味的电影,也是一场漫长的预谋,所有画面、话语都经过深思熟虑,尤其是骷髅这样一个多少有点异常的道具。或许,骷髅不只是提示人物生活环境的道具,不是医学院学生身份的标记,而是死亡的标记。在青春最盛的时候,死亡就已经尾随而至,因为青春有多强烈,就有多易逝,青春有多美艳,消逝之后的破败就有多触目惊心,青春的消逝,就是一种死亡,微小的死亡,无数次微小的死亡,指向青春的死亡、生命的死亡。这种死亡,比生命的死亡更加令人震撼,它发生在生命中途,有对照,有见证。

这是《万物生长》和别的青春片不一样的地方。青春片往往侧重纯爱,对青春的逝去耿耿于怀,而《万物生长》却更侧重于性的烦恼,对青春的死亡早有预知,甚至怀有期待,因为,只有在青春死去之后,性的苦闷才能得到极大纾解,或者说,用其他方面的满足进行替代。秋水和他的同学们,因为医学院的8年学制,不得不比别人更久地停留在青春现场,去反复体味青春的死亡,朋友的风流云散是青春的死亡;爱人的离去是青春的死亡;就连青春的参与者–楼管大爷的离世,也是青春的死亡。终于,生命的准备期结束了,青春的躁动终于不那么强烈,生命的冲动有了安置的地方,生活开始变得悠长,他们积极地、入世地投身到生活的洪流里,进入更富丽的未来,显然更适应也更热爱这个未来,那些性的苦闷、对金钱的渴望,都能尽情得到满足。

《红楼梦》也是一部青春挽歌,大厦倾倒洪水滔天,只是给青春必然的流逝提供一个外部的理由,那些看起来较为沉重的家国恨、失意后的颓丧、白日纵酒狂歌,或许只是被逐出乐园后的余绪,只不过借助了正当的名义和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但冯唐和李玉、曹雪芹不一样,他们留恋青春,却也深知青春的荒瘠和震荡,他们更热爱青春死亡后的世界,并早早派出丰腴的美女和惨白的骷髅去摧毁那个世界。春风十里,观照的不是青春,而是春风得意的现在,欲望得以伸展,再也不必苦闷挣扎。

文 韩松落/编辑 翁倩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