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装崇拜” 23岁儿子成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会士

 
父母“装崇拜” 23岁儿子成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会士
2017-04-10 12:06:47 /故事大全

父母“装崇拜”,23岁儿子成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会士是最新的世间百态故事,极具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希望大家喜欢。

1989年出生的张维加,从小爱动爱玩爱看书爱画画,可以把画画得生动有趣,也可以把游戏玩得花样百出,父亲张云东本奉行“虎父无犬子”,对其严格要求,但是越是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儿子的个性反而怯怯的,没有自信。为了让儿子成为骄傲自信的“虎子”,张云东夫妇改变策略,故意做“羊爸兔妈”,扮弱势,对儿子“装崇拜”。张维加渐渐地将这种自信和骄傲融入个性里,变得更有力量,各方面表现更加突出。2007年他被保送上北大,2011年直升牛津大学,2012年2月,23岁的他荣升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会士,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8位入会的“牛人”,其他7位均为国内各大天文台台长和大学校长、院长。

此时,张云东夫妇不得不对儿子“真崇拜”了。

虎父有“犬子”,“强势”成伤害

1993年4月的一天,在杭州一家电子单位做程序工程师的张云东回到家,看到不到4岁的儿子张维加正在自己房间的白墙上乱画着东西,他对着在厨房忙碌的妻子赵敏说:“你是老师,也不管管儿子,你看把墙画成什么样了。”赵敏是一家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她忙跑过来正要呵斥儿子,但定睛一看,儿子画的正是刚从小画书看到的内容,一只大母鸡带着两只小鸡,找虫子吃。儿子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注意妈妈的存在,一边换着黑颜色的画笔,一边念念有词:“虫子是黑色的,胖胖的,这样小鸡才能吃饱。”说着把一条黑虫子画得又大又“胖”,赵敏看了,忍不住笑了,呵斥的话全咽了回去,让孩子画吧,她转身走了。

张云东看妻子什么也没说地走了出来,就要进去,赵敏一把拉住了他:“这是儿子人生第一幅画,别打断他。”张云东叹了一口气说:“你在学校对学生挺严的,对儿子倒松了。”一惯做“严父”信奉“虎父无犬子”,他觉得做父母的有时就要让孩子“怕”自己,树立父母的威信。

维加确实怕张云东。一次,赵敏看见儿子带着几个孩子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静静地没有声音,赵敏忙走近问儿子怎么了,维加“嘘”了一声,刚抬头说:“妈,我们在看蚂蚁……”脸色立马就变了。赵敏一回头,看见丈夫从远处走了过来,而儿子赶紧叫着小伙伴到别处玩了。

还有一次,维加又偷偷在墙上画画,不巧,被张云东撞见了,维加忙用书本挡着,然后在衣服上蹭着两手。张云东黑着脸走近,看见画的正是一家三口,画的下面先是写着“88”,在它后面又画上黑虫子一样的两个东西,然后又写了个“me”,张云东转脸问维加:“这什么意思?”维加低着头小声解释:“88是你——爸爸,两个黑虫子是蚂蚁——妈妈,me是我!”儿子用两种语言四种方式来表达“一家亲”,太有想像力了,张云东心里一下子乐了,但他又不好意思把这种惊喜表现出来,从没夸过儿子的他,就淡淡地说:“嗯,不错。”

小维加也意识到了这是父亲第一表扬他,脸红红的,跑过去对妈妈说:“妈妈,爸爸夸我了。”张云东有些惭愧,原来儿子这么在乎他的表扬。赵敏对丈夫说:“你呀,对孩子太严格了,孩子见你像见到老虎似的,在你面前总怯怯的,不自信。”这话一下子点醒了张云东,妻子说得对,自己整天一幅“虎父”的样子,反而压制了儿子的个性和活力,让他缺乏自信,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他自信最直接的建立者,而他的“强势”快让他成了“破坏者”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双手比画着墙说:“儿子,以后这面墙就是你的大画板,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维加高兴地跳起来。从那时,张云东开始不吝啬对孩子的表扬,让维加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自由释放。

对孩子故意“装崇拜”做“羊爸”,“示弱”也是一种力量

维加吸收知识能力特别强,他既受到了妈妈文学方面的熏陶,又受到了物理学出身的父亲的影响,知识均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张云东比谁都明白,儿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儿子独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小升初时,很多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择校跑路子。有家长说,择校就是考家长啊,维加这样好的成绩可以到市里更好的中学。张云东哈哈一笑,他看不懂那些家长们,就说:“择校!择校!”回到家,就择校的事问维加的意见,维加轻描淡写的说:“爸,不自信的才择校,我就上学区中学。”张云东一下子愣了,孩子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上了学区的中学后,维加的成绩更加出色。学校有尖子生组成的“实验班”,很多学生挤破了头皮上。张云东说:“维加上是名副其实。”赵敏坚决摇头:“你看一下尖子班的学生,拼的全是分数,周末几乎都没有休息的时间。”张云东急着辩解:“这个我当然知道,我也不愿让儿子上,但我们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在儿子面前‘示弱’,让儿子选择上不上尖子班。”

维加看到爸妈因为这么小儿科的问题“不知所措”地来问自己,有些骄傲,郑重地说:“普通班也能出尖子生,普通班的学生学习压力小,‘玩’的时间多,学习能力才更强,高强压下的学习,哪来的快乐呢?”张云东与妻子相视一笑。

在普通班,维加像其他孩子一样,该学学,该玩玩。这时,维加正式学习了物理知识,嫌老师讲的慢,就让爸爸教。初二时,他已把三年的物理课程全学了,而且慢慢对地球物理和天文学感起兴趣来,阅读了大量天文学方面的课外书籍。

一次,维加摸着下巴,看着地图,在那里比比划划,然后自言自语道:“北极和南极原来是连结在一起的。”旁边的赵敏听了,心想儿子这不是异想天开,就小心地提醒:“科学是要讲根据的哟。”可没过多久,赵敏在电视上看到“大陆漂移学说”时,一下子惊了,是儿子早就知道了这种学说,还是他看着地图在那里比划出来的,儿子想法不能小视。

上了高中后,维加的自学能力越来越强。刚入学不久,高一全年级的物理化学等他全自学过了,老师讲的他全懂。维加和父母商量有些课可不可以不去上,没想到父亲特别支持自己,维加感激地望了爸爸一眼,爸爸现在不光很了解自己,而且跟小时候那个虎爸完全成了两个人,他开始用“欣赏”的眼光来看自己了。

这年,维加说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张云东疑惑了,儿子又没有什么发明呀,怎样去参赛呢。维加笑笑,我用脑袋去参赛。赵敏跟儿子亲,就去套儿子的话,维加淡淡地说,我现在研究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问题。赵敏听了,惊得退后了一步,光这些名词都远如天边,儿子还研究呀。她把儿子的课题说给丈夫听,张云东也吸了一口气,儿子说的这些他也不懂了。但就因为不懂,才敬畏。

三个月后,维加的一万多字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出炉了,张云东读得一头雾水,儿子这论文到底在说什么呢。

为了得了专家的指点,他拿着论文,找到一位大学地球物理教授。那位教授看着看着,皱起了眉头,张云东心想,是不是儿子写得太幼稚呢?等教授看到一半时,开始面有难色,额头冒汗,张云东摸不着头脑了。教授看完,抬起了头,看了看张云东,叹了一口气:“对不起,我看不懂。”一个大学教授看不懂一个高中二年级写的东西,张云东完全懵了,是儿子思维混乱写得他看不懂,还是儿子的思想太奇特他看不懂呢?张云东当然相信儿子写的是后一种,但又想想,觉得又有些不对劲,儿子能高才到那种程度吗?

张云东像揣着宝贝似的拿着儿子的论文回家了。维加兴奋地问教授的意见,张云东上下打量着儿子,然后望着儿子期待的眼神,他想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自己都应该给将要参赛的儿子正面的力量,就大声地肯定地说:“教授说写得非常好。”“真的?其实我自己也这样觉得。”维加不好意思地说。张云东想了想,就对儿子装作崇拜似地说:“教授说这篇论文一定能获奖。”维加笑着说:“我也这样觉得,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我再完善一下。”说完,维加跑到自己的房间又忙起来。张云东望着儿子的热情劲,他什么也没说,转过身,在儿子已经画满涂雅的墙上,拿笔画起一个有力的拳头,旁边写道:“维加,加油,你是最棒的。”

三个月后,这篇论文被北大地球物理系宁杰远教授看到,他惊叹:作者怎么可能是当前应试教育体制出来的孩子,他的思想完全是“野”的,这篇论文融合了物理、地理、生物、天文等各个学科的知识,观点提得大胆新颖,他太了不起了。最终,维加获得了大赛的第三名。张云东为儿子骄傲也为自己骄傲,自己在儿子面前“示弱”装崇拜,反而激起孩子身上更大的力量。

这时,张云东才把教授说看不懂的事情告诉维加。维加红了脸:“那些天,,一旦研究做不下去的,或者我怀疑自己的时候,就会看你画的那个大拳头,告诉自己是最棒的,原来我是画饼充饥啊。”张云东笑笑,画饼真的可以充饥。

父母“装崇拜”成真崇拜,中国小伙成英国皇家天文学位最年轻会士

第二年,维加被保送到北大元培学院。

大学一年级是通识教育,不分专业。第二年,分专业时,张维加想听听爸爸的建议,张云东建议的是,儿子,爸爸听你的。张维加骄傲笑了,爸爸越来越 “没有主见”了,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物理。

但是越学,维加越觉得仅仅学物理这一个专业太局限了。只涉及单个学科的研究太少了,一位研究者,一定要有跨学科的思维。随后,维加修了化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分子学及信息科学一系列学科。他的自信和能量像泉涌一样地喷发。

学以致用,维加把大学里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了起来,攻克一个个课题,大学四年,维加已在世界著名的科学期刊上发表了27篇论文,成为元培学院有史以来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生。儿子的用功、儿子的成绩已经让张云东“真崇拜”了。

大四那年,成绩优异的维加直接申请直升牛津大学天体物理博士专业。张云东和赵敏为儿子捏了一把汗,牛津大学世界一流学府不说,儿子是越过研究生阶段直接审请博士学位,能行吗?

第一次入学面试,是网上视频,来面试的是位50多岁的老教授,性格开朗。维加毫不怯层,跟教授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后,教授有些招架不住,开玩笑地说,我们会找一位更牛的教授来进行第二次面试。

第二次面试,是位60多岁的教授,不苟严笑,但维加都能对答如流。

两次面试结束后,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维加没接到任何通知,张云东和赵敏安慰儿子,再等等。

一周后,牛津大学打来电话,说他以专业课第一的好成绩被学校寻取,并获得每年40万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学校已经为维加办好入学手续。张云东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地连连说:“儿子,你是牛津的中国牛人。”维加淡定地笑着说:“爸,你现在夸我不起作用了哟。”张云东叹了一口气:“其实,你现在做的比我夸的要好很多倍。”

2010年9月,张维加来到牛津大学。入学第一年,张维加又发表了3篇SCI期刊论文。

2011年底,在两位导师的推荐下,张维加申请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荣誉。该学院是成立了1820年,是世界著名的天文爱好者组织,全世界有3千多位成员。张维加从学会得知,先前共有7位中国人成为他们的会士,其中6位是国内各天文台的台长,1位是一科学院的院长。

消息传到国内,张云东和赵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跑到网上,收集资料,兴奋地跟儿子一起等消息。

2012年2月,学会给张维加加发来了证书,张维加兴奋地给爸妈打起了电话:“我是第8位入会的中国人呢,而且是全会最年轻的一位。”张云东激动极了,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现在,他真的在崇拜儿子了,儿子已经优秀强大到他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了。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