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我把吃饭当作参禅,所以从不拒绝尝试任何一种食物。在西藏,吃过干燥生硬的糌粑;在四川,吃过一整盘腥苦刺鼻的鱼腥草;在日本,吃过又臭又咸又黏的纳豆拌白饭;在南非的部落,吃过面目狰狞的“虫子巧克力”。在我看来,体悟食物的不同滋味,就是亲近、认识不同的世界。每次出国,我都坚持不吃中餐,只吃当地的食物,希望在有限的时光中用味蕾、嗅觉去体悟世界各地的美食。多尝试一种食物,就多了一分对各民族思维和传统的理解。
有一次在土耳其,我正在饱餐当地美食,碰到来自上海的旅游团。他们要送我一包全团最珍贵的榨菜,因为离开榨菜,他们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我只好撒了个善意的谎:“谢谢,我也带着呢。”亲朋好友也经常劝我出国时带些国内的辣椒酱、腐乳,我都婉言谢绝了,因为我希望用有限的游历体验每个地方的极致。
谈到各国美食,我总喜欢把它和当地的人联系起来,时间长了,头脑中便自然形成了一幅由美食串联而成的“地球村味蕾图”。美国人开朗、热情、天真,还不乏孩子气的任性,所以他们的饮食杂乱且开放;法国人浪漫优雅,一瓶白葡萄酒能喝四个钟头,任凭光阴、美食和心情在空气中发酵;德国人理性实用的美食精神,则是啤酒、香肠、土豆泥、面包圈的混合味道。带着这份理解和亲近,各地的美食与你的舌尖、脾胃,便开始一场温柔、自在的交流。
多年前的一个午后,在印度的灵修院里,我一边吃着从铅皮桶中盛出的咖喱烩四季豆,一边欣赏着象征着智慧神的猴子和象征着农神的牛在院子中徜徉嬉戏,轻叹着人间的懂得,万物的相惜。不知不觉,其他的人都已吃不下去,而我却要求再盛一份。
同样是在印度,有一次我走得饥肠辘辘,便向路边的商家打听吃饭的地方。不知是否此时的我早已饿得虔诚卑微,老人家看我颇有眼缘,马上拉开抽屉,捧出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小食品给我。那一刻,善意和友好都浓缩在了食物里,超越了种族、宗教、国度,让人倍觉宠溺、温暖。
清晨、日落,豆浆、蛋汤,稳稳坐在干净的餐桌旁,细细品味每种食材的身世、滋味。感谢它们带着阳光雨露,带着一生的故事,走向我,融入我,并最终与我共同回归这个世界。这世间的爱与美食,皆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