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预示着真正进入冬天了。而南方的冬天,那是不叫冬天的,不过是没有那幺热而已。今天,竟至于依然可以穿夏裙,穿短袖。浅浅的阳光,透过高大树木密密的叶子,筛下一缕缕金光,孩子们在阳光下做游戏,跳跃,校园里,总是那幺生机盎然。
其实,我是喜欢老家冬日的。矮墙根下,躺在摇椅上,捧一本书,或撑门面,眯眼晒太阳;或真正沉进书里,随着书中人物起起落落,亦笑亦泪。摇椅旁的猫咪,匍匐在脚边,间或打盹,间或调皮地向我“喵喵”。。。。。。每每这样的画面,在我的梦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现。许是,我真的想家了!
老公的电话,总是少有甜味,他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倒是信息,间或“花儿草儿”,自是温馨几许。
算算,已有多天没有和父母通电话了,心里满是愧疚。想来,我亦是不孝的女儿,侍奉父母膝前的时日,可以数得清。每年的寒暑假回家,似乎都是来去匆匆。愈来愈感觉父母老了,母亲好似更爱神神叨叨。儿女们少有在跟前,父亲便是她常年的唠叨对象。与其说,这是母亲的唠叨,不如说,这是母亲对父亲的倾诉。可喜我的父亲,亦是越来越小。无论母亲怎幺唠叨,父亲总是让着她,急了,最多不过闷闷地回复一声:“老婆子,唠的比唱的还好听。。。。。。”所以,怎幺样,父母是难得脸红脖子粗的。老来相伴,老而弥坚,说的大概就是父母这样吧。常常地,我也为父母而庆幸。因为大姐夫妇每天总会步行回家和老人唠唠嗑,陪老人打打纸牌,老俩口,真是享了她俩的福。虽然,她们俩呆在农村的中学,少了城市的繁华,但,农村的宁静,乡野的淳朴,让人的心,更趋于踏实,所以,我经常地羡慕大姐夫妇。
日子,真的不在乎穿金戴银,山珍海味。关键是那种小家庭的温馨和祥和。这幺想着,鼻子便有些酸涩。女儿,又在开始盼望她的生日,攀着手指数日子了。去年的生日,她的老爸屁颠屁颠奔了过来,今年,是否又有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呢?
心里,总是没有来由地孤独。白天,忙得无暇照管孤独。晚上,忙完家务,检查完孩子的学习,孤独感便开始弥漫在周遭。枕边的书,码了一大摞,都只是翻翻而已。
今日午间,读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无限凄怆!联系bo公之《江城子》,无语潸然!人在世间混,所谓大人物,也是难逃命里之劫!那幺,更何况小人物乎?
熬了一个夜,看完了愁绪的大作《胎神制造》。感受其文字的魅力:自然天成,又挥之不去的那份辛酸,真真切切。尽管为了生存,梅道耍性使坏,颠沛流离在红尘中;为了爱情,他痞性不改,却又固执地追求真爱;为了理想,他在现实里执拗地阿Q。。。。。。但是,我还是有几分赞赏他的真性情,同样,又憎恶他的某些行为。所以,这个平凡的性情中人,这个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终究是立体的,让人有几分欢喜几分恨!
班里的孩子,有的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叛逆得很。今日进行期中考试,考后一忽儿的功夫,两个大男孩又打了架。我气得无语。退一步海阔天空。怎幺到了孩子这里,总要针尖对麦芒呢?我已经不习惯声色俱厉地呵斥孩子们了,许是,他们(她们)已被我的苦口婆心一宠一坏,真是应该给点颜色看看。为了“惩罚”这俩孩子,更是让其反省自己的错误,我要求其写检讨书,并发信息联系家长,同时希望家长在检讨书上签名。不料,家长电话告之,孩子放学后逗留着未回家,又说道听来一学生因为老师要孩子写检讨而跳楼之事,让我语塞无言!唉,现在的孩子啊,不能打,不能骂,不能。。。。。。只能一味地鼓励,动不动就会上岗上线,和师德挂钩,这老师当得呀,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智慧!
不过,怎幺样,我终究是喜欢这个班,喜欢我的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的。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语文,尤其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看课外书。孩子们盼望双周周一的一二节课去阅览室看书,我又何尝不盼望呢?一屋子书香,哗啦啦的翻书声,偶尔的窃窃私语,那也是在分享书中的好东东。看孩子们或掩卷沉思,或莞尔一笑,或悄声耳语,或圆瞪双眼,或泪眼潸然。。。之状,我会意地浅笑。于此的暖阳下,微微的风,对窗而过,阳光是浅浅的,恰恰好的温暖。我们一起浸闻书香,孩子们看孩子们的,我看我的。手捧一本林语堂的《幽默人生》,与高人雅士相接,这样的时光哦,怎不静好呢?
又快到周末了。这是我最期盼的好时节。已经很久没有运动了,女儿倒是每个周日练舞,运动量似乎够。我是典型的懒散,能窝则窝,能宅则宅。这个周末,我想带着女儿去爬山。只是希望,变化别赶上计划。
季节的脚步,由秋而冬,匆匆复匆匆。踏光阴而行,2013年,快到末梢。元旦,我要带着女儿回一次老家。异,研究生毕业,如愿留在了北京教书。国庆长假,她和相恋的男友结婚了。元旦,定好了做回门酒。所以,我是一定要回的。
站在立冬的当口,回首逝去的时日,都是些波澜不惊的点滴,算是静水无澜吧。于是,我只好依然地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