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高三质量分析会发言(2)

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首页 > 学习资源 > 演讲稿 >
 
发言稿:高三质量分析会发言(2)
2017-06-28 07:21:55 /故事大全

当我们要学习发言稿,对发言稿:高三质量分析会发言的了解是不能避免的,下面请阅读发言稿:高三质量分析会发言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考试的质量分析,不仅要重视试卷的内容和结构,还要重视学生做答的质量,并分析其错漏之处、失误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当然,这里所说的“应对措施”是不有效,我们可以讨论;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我们可以探讨。养正中学考试默写,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查,学生付出有收获,真正把默写落到实处。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单调地让学生背诵、默写,还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要让学生把篇名句化用到作文中去,才能让学生感受默写古诗文的乐趣和作用。

二、练习与指导学生语文重视练习,而且像数理化那么训练,已经有好些年了。这种训练有专题板块,有综合练习,或是有第一轮,第二轮训练。这里要强调的是,语文练习,不仅要关注“练”,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导”,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练习,而加大学生的练习量,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而可能走进“题海战术”的死胡同。

这里的“练习与指导”突出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符合课程改革理念。不管是做了一个专题训练,还是一份综合试卷,面对错误或不完整的答题,要科学地进行指导。这里有四个层面:第一,教师抛出正确答案;第二,教师分析正确答案的解题思路;第三,学生分析正确答案的解题思路;第四,学生说出不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回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就讲评效果看,最后一点最好,因为其中学生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解题体验,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例如第5题解答古代诗歌《客发笤溪》的第2小题: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典型的错误答案大致有三:一是漂泊在外的孤独、愁苦和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二是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三是沉醉在大自然,悠然自得、恬静安逸的忘归之情。如果单从卷面上看,学生的解题思路不见端倪。这首先是质量分析必须具备的第一步,才有可能去辅导学生,去作有的放矢的讲评。但是,学生语文素质存在差异性,错误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这对个体学生的帮助是非常有效的。总而言之,辅导学生,重视课堂面上指导,还要重视课前或课后的个别辅导,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而不管是面上指导,还是个别辅导,都要重解题思路,重解题方法。

三、阅读与“三性”结合阅读,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成为试卷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但这一部分的答题,又是一个弱项。所以,这一部分的考试质量的分析和阅读策略的选择,是高考复习重要的环节。现以第四大题中的(甲)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来作诠释“三性”结合:基础知识性阅读、文章整体性阅读、语言个性化阅读。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这里的基础知识阅读,主要小说知识和作家作品,但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这不是最重要的,重点当突出什么呢?是小说三要素。这一核心的确立,关系到阅读的内容的选择和过程的实施。那么,背景是什么?情节是什么?人物形象又是什么?要指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去阅读。这是一把阅读小说通用钥匙。

可以说,从小说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才能把握文章的整体和核心。小说的环境是文-化-大-革-命浩劫后;情节可以安生报考美术学院为主线概括;主题可从父子两个人物的命运得出。这样理解、分析,速度似乎慢了,实际上是快了,因为思维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有用的信息。在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时,我们须要做的是,要弄清学生答题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或是学生答得不尽如人意,须要搞清楚,而方法是让学生带着小说三要素走入文章,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阅读理解,二是书写表达。据我所知,我们的老师,兴趣的是让学生做题和自己讲题,而不很关注学生这方面基本功的训练,这是舍本逐末。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