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教育局长在基础教育改革总结会的讲话是发言稿的经典,只要你仔细了解并细心体会其中的技巧,你一定能够做好一个完美的演讲!
刚才韩局长对我市前几年课改工作作了全面的总结,两所学校作了交流发言市教科所任所长又对我市课改工作所取的成绩作了高度的评价。我认为,我市的课改工作可概括为三句话:起步较快,成效明显,问题不少。下面,我仅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面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是“三不够”和“三不到位”。
部分学校重视不够
部分学校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对课改工作重视都很不够。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不重视,教师就难以引起重视。今年暑假各校校长都到北京进行了学习和研修,听了很多有名的校长介绍教育理论和管理经验。各校应该择其要点组织学习,结合本校实际,运用于教学实践。要坚信:只有“重视够”,才能“回报多”。
对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不够
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的指导,我们的工作就难以开展。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不少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存在工作做得多、总结提炼少的现象。各校要加大对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力度,切实找准本校在实施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精力,深入研究,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教学过程落实不够
教学教研是学校工作的两大重头戏,其过程管理必须落实。过程管理不落实,质量就难以上去。今年我市初三中考成绩不太理想,这是否与我们过于注重宏观调控,而忽视过程管理的落实有关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管理不到位
部分学校领导管理不到位,只重传达,不重具体操作。部分校长完全放手由分管领导去抓,自己却不闻不问,不作具体督促和指导。只求常态,不思变化;只求一般,不思创新;只求稳妥,不思进取;只定规章,不思实抓。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工作平平无起色,学校落后无羞色。
参与不到位
部分学校领导参与学校具体工作不到位。据调查了解:部分学校校长还存不上课的现象,个别学校甚至六七个领导都很少上课。试想,老师会做何感想?作为学校领导又是怎样参与课改的?个别学校除了分管教学教研的领导深入课堂调研指导外,校长和其他领导很少深入课堂,仿佛成了与课程改革无关的旁观者,试问,不深入一线调查了解、督促指导能见成效吗?
保障不到位
部分学校还存在经费保障不到位的现象。个别学校没有很好发挥专项基金的作用,教师即使在教学教研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却得不到学校的认可。精神鼓励应该提倡,物质奖励也应适当体现;由于经费保障不到位,学校很少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教师教育观念难以转变,教师素质难以提高。
二、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对课改工作的管理
加强课改工作管理,校长应着重抓好两点:(1)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各校尤其要努力探索“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评价方案”,进一步完善诸如教学过程管理制度、评优晋级制度、评职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各校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力求科学合理、及时地按程序(经教师大会讨论、教代会研究、行政会统筹决定)加以修订、完善。(2)进一步完善考试办法、严格考试组织管理。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淡化考试,但并不排斥考试。市教研室和各学校都要来思考怎样完善考试办法。初步设想: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年组织一次“统一组织、统一监考、统一阅卷”的市级三统一考试。组织考试时,严格实行“主考负责、一场多校、一室两校”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评价、督促功能,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