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
黄宁斌
包米地里,玲儿不小心把锄碰到了脚面,殷红的血直流。
“哎!快去卫生院吧,别感染。”婆婆皱着眉头叫玲儿。
回到家里,弄块白布包上,玲儿一瘸一拐地踅出了门,走到小河挡路处,她后悔了,那伤痛的脚是不能沾水的。她怔怔地望着河水,不知如何是好。
去年同男人一道赶集,也是碰上河水漫涨,她也正要趟过去,男人三下五除二脱了自己的鞋子,背着她下了水。趴在男人宽厚的背上,她脸红红的,心热热的。
此刻,她又想起了自己的男人。
“哗啦”一声响,惊得玲儿一颤。对岸有人扛着自行车下水,脚起步落,溅起片片水花。玲儿眼睛一亮,可很快又黯淡了下来:一个陌生的男人。
转眼间,来人上了岸,放下车,偏头望望玲儿,目光停在那只包着白布条,渗出缕缕血丝的脚上。
“咋,要过河?”
玲儿下意识地点点了头,随即又摇摇头。
“我送你过去吧!”来人说。
“不,不——”玲儿慌乱地摆手,脸上泛起红潮,转身欲走。“哎——莫怕,你脚上的伤恁重,小心不要耽误了。”那人利索地将自行车推了过来,拍拍后座,善意地望着玲儿。
玲儿迟疑片刻,一咬牙,坐了上去。
过河,相互无言;下车,玲儿连声道谢。猛抬头,呆了——面前站着自己的男人。
“他是谁?”男人虎视眈眈。
“不认识。”玲儿忐忑地答。
“怪事,不认识他送你过河?”男人高声粗气地吼了一句。
“你——”玲儿语塞。
正在扛车过河的那人突然停住了。少顷,转过身折回来。
两人对立,玲儿的心怦怦直跳。
“瞧,差点给忘了,你还没有给我钱呢。”扛车人淡淡一笑,向男人伸出一只手。
“钱,啥子钱?”
“送人过河的钱。”扛车的男人说。
“多少?”
“10元!”
玲儿的男人便掏钱,便不再与扛车的男人横眉相对。
玲儿长舒了一口气,相哭,又想笑,泪珠却在眼眶里打转……
【赏析】
农村女子玲儿因弄伤了脚要到卫生院去包扎伤口,本是一件平常小事,但就是这件日常的小事,引起了波澜起伏的情节,成为小说情节的生发点。小小说《过河》值得品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尺水兴波,表现主旨。小小说创造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情节营构的巧妙合理。因为篇幅短小,不容情节拖沓,更不允许平铺直叙。作者从玲儿到卫生院去包扎伤口切入,引出渡河的困难:受伤的脚不能沾水。一个乡下女子面对平静的河水心情难以平静了:以前是自己的男人背自己过河,那种幸福感不言而喻;而现在自己的男人不在身边,怎么过河呢?至此,矛盾冲突初步出现。这是情节的一个转折。正在这时,扛自行车的陌生男人的出现,仿佛给处于困境中的玲儿以希望,他可以帮助玲儿过河啊!读者也为她舒了一口气。可是“眼睛一亮”的玲儿,又很快“黯淡下来”,为什么?因为那是一个“陌生的男人”!这个下意识的转变,让人难以释怀。在中国尤其是乡村,陌生男女在一起是忌讳的事情。作为生活在乡村的女子,玲儿怎么能没有顾虑呢?这是情节的第二次转折。陌生男人看出了玲儿的心思,于是拍拍自行车后座让玲儿坐上去,玲儿只好“迟疑片刻,一咬牙,坐了上去”,过河的矛盾似乎由此解决。这是又一次转折。但过河后的玲儿发现,自己的男人出现在面前!陌生男女之大忌终于被自己的男人发现,这还了得?刚刚缓和解决的矛盾顿起波澜……男人的虎视眈眈的神情,“高声粗气”的质问,道出了他愤怒的根源:“怪事,不认识他送你过河?”看来,我们的玲儿有口难辩了,一场冲突已不可避免。这是情节再一次转折。读到这里,我们又开始为玲儿如何收场而担忧。怎么办?小说作者巧妙的情节设计,为我们解决了矛盾:陌生男人转回身,向玲儿的男人伸出手讨要送人过河的10元钱,这个举动,最终消除了玲儿男人的疑虑,“不再与扛车的男人横眉相对”。这个情节的设计,十分巧妙地化解了矛盾,可谓别具匠心啊!这是情节的最后的转折。波澜起伏的情节,充分凸显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耐人寻味。
二、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小说的题目为《过河》,个人以为别具深意。玲儿过河,是为包扎伤口;但这仅仅是生理上的伤口,很容易愈合。而从封建传统社会流传下来的“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等落后观念,如一条绵延数千年的“河流”,横亘在人们的心中,至今难以逾越,这“过河”又是何等艰难呢?不仅是玲儿的男人,玲儿自己,还有我们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已成为集体无意识行为的封建观念,真的就消除了么?“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趟过女人河的男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过河”呢?这就是小说给我们的启示。
三、细节写人,推动情节。小说中的几个细节令人难忘,不可忽视。细节一:玲儿正为过河犯愁时,一声“哗啦”的水声,“惊得玲儿一颤”。玲儿的胆小、柔弱之态宛然可见。正因为她的胆小、柔弱,才怕自己的男人,男人才会对她“高声粗气”地吼。这个细节表现了玲儿的个性。细节二:“玲儿眼睛一亮,可很快又黯淡下来”。作者通过写玲儿的眼神,简练而巧妙地表现了她内心情感的波澜。“一亮”,是因为她看到了过河的希望;“很快黯淡下来”,是因为她马上想到和“陌生男人”过河的后果。细节三:推自行车的陌生男子问:“咋?要过河?”“玲儿下意识地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玲儿“点点头”,是下意识的需要人帮助的本能使然;“随即又摇摇头”,是考虑陌生男女过河的尴尬和被人议论的窘境使然。细节四:玲儿在坐上陌生男人的自行车时,“迟疑片刻,一咬牙,坐了上去。”这“迟疑”的神色,这“咬牙”的举止,让我们看到了玲儿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纠结。这不是很好地表现了主旨么?细节五:“玲儿长舒了一口气,相哭,又想笑,泪珠却在眼眶里打转……”玲儿的男人得知是陌生男子是有偿送玲儿过河(实则是陌生男子化解矛盾的机智之举)的情况后,不再与陌生男子“横眉相对”。玲儿于是“长舒了一口气”;她“想哭”,是潜意识中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她“又想笑”,是觉得现在的处境很滑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只好“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们在读完小说之后,是什么心情?好笑?悲哀?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只有读者自己知道了,本人就不再饶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