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年间的节俭风

 
大唐贞观年间的节俭风
2016-12-16 10:40:58 /故事大全

唐太宗贞观年间,戒奢省费,崇尚节俭。据《贞观政要》记载,其时“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此言并不为过。

唐太宗崇尚节俭是出于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出生在隋王朝的兴盛时期,又经历过它的动乱与灭亡。他亲眼看到,由于隋炀帝穷奢极欲,肆意挥霍,大造离宫别馆,广采美女珍玩,仅仅13年便使强大一时的隋王朝短命而亡。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唐太宗“深以自戒”,时刻提醒自己以“隋亡为鉴”。

唐太宗注意率先垂范,从自己做起。为了“省费”和“息人”,他先后放出宫女3000多人,任其婚配;为了不过多扰民,节省费用,他对自己也有所节制,并尽量不妨农时。他不追求宫室的奢华,对土木之事颇为慎重。贞观二年(628年),大臣们提出,要为他建一座殿,建筑材料都准备好了,但唐太宗想到秦始皇大修宫室的教训,下令停止。此后,唐太宗曾产生重修洛阳宫的念头,由于大臣的力谏,加之洛阳地区遭了水灾,唐太宗打消了这一耗费巨大的营建念头。贞观四年(630年)12月,西域14国要派使者前来朝贡,来宾不下千人。唐太宗准备派人去迎接,但魏认为来宾太多,花费太多,于大唐不利。唐太宗以为然,停发使者,从而节约了一笔礼宾费用。

唐太宗反对讲排场和铺张浪费。贞观十二年(638年)早春2月,唐太宗驾幸蒲州,刺史赵元楷为了讨好皇帝,将城内的楼台馆舍装修一新,让百姓们穿上单衣在寒风中列队欢迎,还准备了一百多只肥羊、数百条大鱼分送给太宗的随从。唐太宗很不满意赵元楷的作风,斥责他的所为是“亡隋之弊俗”,赵元楷羞愧难当,不久便抑郁而死。

自古以来,皇帝的陵墓建造耗费惊人,唐太宗恐子孙从俗奢靡,提倡薄葬,下诏“因山为陵,容棺而已”,即在山腰凿一洞,下棺如洞,不另起坟。这和堆土为坟的厚葬之风相较,省去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唐太宗不仅身体力行,对臣下要求也很严。大臣的官宅建筑都有一定规格,不得超越,清廉节俭被列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为减少国家开支,唐太宗大力裁减冗员,整个中央机构只留640人,唐太宗对诸王、公主的用物也有限制,不得奢侈,并多次下令杜绝宫内各种奢靡。他教诫太子要知稼穑艰难,不尽民力。人君似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由于唐太宗亲倡节俭,朝野上下节俭成风。中书令岑文本“宅卑湿,无帷账之饰”;户部尚书戴胄死时,“居室弊陋”“祭享无所”,太宗因此为他造庙;尚书右仆射温彦博“家贫无正馆”,死时“殡于旁室”;著名宰相魏徴的住宅内连个大厅也没有,及病重,太宗下令用自己修建小殿的木材给魏徴家里修了一座厅堂。魏徴死后,太宗感激他的忠心辅佐,下令葬以一品羽仪,夫人裴氏拒绝不受,说:“魏徴平生俭素,这样做不合他的意愿。”终于“以布车载柩以葬”。

选自《人力资源报》2015.8.8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节俭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欠寿礼
下一篇:礼“薄”情重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