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巨石背后的阴谋

 
阳山巨石背后的阴谋
2016-12-16 10:37:25 /故事大全

阳山位于南京市东南方向25公里处,在它的西南坡上,几百年来一直矗立着三块硕大无比的巨石,最小的一块重量也接近6000吨。让人惊讶的是,这三块巨石并非天然形成,在巨石的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出一道道人工凿刻留下的凿痕;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三块巨石却和一个阴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巨石工程

在南京阳山脚下,坐落着一个村庄。它拥有一个不寻常的名字—坟头村。在当地人的传说中,这座村庄原来是一处巨大的坟墓,埋葬在这里的都是当年开凿阳山之上那几块巨石的工匠。在开凿的过程当中,先后有3000多名工匠丢掉了性命。

从目前所保留下来的遗迹来看,三块巨石中最小的那一块,很像是石碑的碑额,另外两块分别像是石碑的碑座和碑身,而组成碑身的那块巨石是体积最大的一块,接近四层楼高。如果把碑额、碑座和碑身组装竖立起来可达到三万吨之重,而它的高度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78米。当然,这座石碑并没有被矗立起来,而是变成了被人遗忘的三块巨石。如今,它们被人们称为阳山碑材。这项规模如此巨大的工程,是谁下令建造的呢?而建造它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在明代大臣胡广的著作中,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找到了一篇文章—《游阳山本业寺记》。胡广在这篇游记里记到:明永乐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的一天,因为要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修建石碑,他奉命和另外两位大臣前往南京郊外的阳山,察看在那里进行的石材凿刻工程。

同样,在《明世宗实录》中,人们又找到了这样一段记载,嘉靖七年十二月丁酉,当时的礼部右侍郎严嵩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有“昔太宗文皇帝建碑孝陵,得美石于阳山,学士胡广有记……”的字句。这段记载从侧面印证了胡广所写游记的真实性,可以判断阳山碑材是明成祖朱棣为自己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陵寝树立石碑所进行的工程。但是,那块巨大的阳山石碑并没有出现在明孝陵内,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块大明孝陵神道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明成祖朱棣会为他的父亲朱元璋进行这样一项看似疯狂的工程呢?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六百多年前。

朱棣借石碑显示孝心

公元1368年,明王朝正式在南京建立。面对大漠尚存的北元势力,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到各地,以此来巩固皇权。为了巩固边防,朱元璋特别赋予了他们带兵统军的大权。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这些拥有兵权的藩王萌生出日益膨胀的政治野心。在他们当中,最突出的就是位于北平的燕王朱棣。

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年轻的朱允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在建文帝登基后所面对的问题当中,最迫切,也最让这位年轻的皇帝焦虑的就是那些手握兵权的藩王们。那时,燕王朱棣不但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且也是朱元璋所有活着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是位登九五之尊的侄儿皇帝,一个是皇室家族中辈分最高,实力最强的叔辈藩王,一场血肉相残的政治杀戮就此上演。

建文元年7月6日,这场政治斗争终于进入了摊牌的阶段,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在北平誓师起兵,一场叔侄之间的战争爆发了,历史上被称为“靖难之役”。时间到了建文四年,6月,朱棣的军队长途跋涉,来到了南京城下。当时,南京城内尚有大批的军队防守,但是,建文帝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任命败军之将李景隆和谷王朱一起负责南京金川门的防务。这两个人早已与朱棣私下建立了联系。最终,他们打开城门,朱棣的军队兵不血刃地进入了南京。当朱棣的军队向着皇宫进发的时候,一把大火在那里熊熊燃烧了起来。这场火使得建文帝朱允的生死成为千古之谜。

在占领了南京之后,朱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明孝陵。在父亲朱元璋的墓前,朱棣哭诉自己的不得已,为自己推翻侄儿的行为进行辩护,在那个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环境中,朱棣的这番表演是他争取正统话语权的第一步。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即位,成为明代的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很快他就下令,要为明太祖朱元璋树立一块石碑,完成明孝陵的全部工程。对于朱棣而言,这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机会,那块高高竖起的石碑,将向天下的臣民充分显示自己的孝心。

运输巨石的技术问题

阳山海拔140米,早从南北朝开始,阳山一带就成为南京地区开采石材的主要场所。在对阳山碑材的考古调查中,专家们发现,在碑材的附近,是一大片明代采石场的工作面遗址,三块巨石就位于这个采石场的最里边。经过实地考察,人们发现,现在位于朱元璋明孝陵内的石刻雕像也应该都是来自于这里。

如今,人们在开采石矿时,已经高度依赖于各种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手段。但在600多年前的阳山脚下,那时的工匠又是如何工作的呢?据说,为了开凿阳山碑材,朱棣征集了全国数万名工匠,在阳山山体中开始了这项工程。这是一项规模浩大,时间紧迫的任务,朝廷要求限期完工,规定每个石工每天要交三斗三升石屑,由监工负责验收。

在碑材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楚地找到当年工匠开凿石材所留下的那一道道錾刻痕迹。古代人们在开凿石材时普遍运用火烧法。在要开凿的石材表面升起篝火,燃烧了一段时间之后,再用水将火浇灭。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作用下,石材会产生裂缝。但是人们在阳山碑材的表面,并没有发现火烧的痕迹。主要因为这个工程是为皇帝准备的,所以不允许使用火烧这种方法。

对于普通人来说,眼前的这些錾刻痕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道道深入石面的凿痕背后,却意味着巨大的劳动强度,这个在当时最为浩大的工程,却采用了最为原始的开凿方法。繁重的工作强度,并不是唯一的困难,根据史料记载,开凿阳山碑材的时间,仅仅用了13个月。

在耗费了庞大的人力物力之后,阳山的这三块巨石终于露出真容,它们还将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石材开采的阳山距离朱元璋明孝陵的路程有几十公里之远。这三块巨石又该怎样运过去呢?中国古代运输各种木料和石料有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叫滚木法—在所要运输的物体下方铺上圆木,以此克服重力向前滚动。但阳山碑材的体积为11543立方米,总重量为31147吨,很显然,这样庞大的体积和重量是无法用滚木来运走的。即使明代工匠能够将阳山碑材运到明孝陵,他们仍然要面对第三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石碑的吊装和组装。今天,明孝陵中的那块大明孝陵神道碑,体积和重量都远不及阳山的那三块巨石,即便如此,古人在组装它们的时候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人们首先用土堆起一个倾斜的土坡,然后将石材斜推上去,最后撤去土方,慢慢将石碑扶正。但是像阳山碑材这样的石材,又应该怎么下手呢?

一出空前绝后的荒诞戏剧

技术人员认为,像阳山碑材这样的重量和体积,即使以现代的科技条件也根本无法完成吊装,何况是600多年前的明代初年。这是一个空前残酷而又荒唐的工程,它的始作俑者—明成祖朱棣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君主,他难道不曾预料到这样的结果吗?或者,从一开始,这就是皇帝精心设计的一出大戏?

在历史上,明成祖朱棣一直都是一位毁誉参半的帝王。在他夺取政权之后,相继进行了一系列耗资巨大的政治、文化和军事活动:刚刚登上皇位后不久,朱棣就下令编纂著名的《永乐大典》,这套丛书共有11095册之多,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公元1405年,明成祖又下令命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这支舰队由240多艘海船、27400名士兵和船员组成,郑和先后六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古代航海历史中最为宏大和辉煌的篇章;公元1406年8月,朱棣决定在北京修建新的宫殿。这个工程整整持续了15年,这座今天被称为故宫的建筑群成为日后明清两代的政治中心……

除了这些兴师动众的营建工程之外,从永乐八年开始,朱棣先后五次率领几十万大军北上征伐元朝的残余势力,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朱棣的这五次军事行动,几乎都没有找到敌军的大部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面对的敌人仅仅才3万多人,最后的战果不过是“毙贼数百人”。明成祖朱棣的这些所作所为,部分原因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但是在他所统治的短短二十几年之内,同时不间断地进行这些耗资巨大的行为,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出发,又有什么样的隐情呢?

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建文帝两个年幼的儿子被送到凤阳的皇城中囚禁起来,他甚至没有放过自己死去多年的哥哥—建文帝的父亲朱标。朱标的嫔妃们被朱棣赶出了皇宫,集中在东陵陵园里居住,几个月之后,一场神秘的大火让这些无辜的女眷们全部葬身火海。还有一些深受建文帝信任,曾经极力主张过削藩的大臣,例如齐泰和黄子澄,作为朱棣所声称的“清君侧”的对象,在经历了短暂的逃亡之后束手就擒,在南京被凌迟处死,灭三族。还有明代学识渊博的大臣方孝孺,作为建文帝的大臣,朱棣对方孝孺抱有很大的期望,他甚至亲自劝说方孝孺改变立场。但方孝孺的回答彻底激怒了朱棣,他下令将方孝孺腰斩,同时株连九族,一共处死了873人……

一时间,南京城内外充斥着血雨腥风的恐怖,然而残暴的杀戮,并没有给朱棣的内心带来平静。在那个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时代,朱棣需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向全天下昭告自己的正统,他的皇位,并非夺之于自己的侄子朱允,而是继承自父亲朱元璋。于是,一场对明太祖朱元璋的再度尊崇和美化,就这样轰轰烈烈地登场了,这出大戏的高潮,落在了阳山之麓。

这是一出空前绝后的荒诞戏剧,它的导演就是明成祖朱棣。阳山,变成了规模宏大的舞台,那些辛勤劳作的工匠,充当了以生命为代价的演员……明代大臣胡广等曾奉命前往阳山视察工程的全过程,他们在这三块巨石前“心悸目眩,惊叹所未尝见”。阳山碑材的价值,就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体现。

选自《人力资源报》2015.4.9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阴谋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慈禧赏粽子
下一篇:欲擒故纵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