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回家种红薯

 
不如回家种红薯
2016-12-30 10:33:25 /故事大全

2007年的一天,一家三口人的到来在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沙田村引起了轰动。来人叫做彭焕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广西一家期货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年薪20万。彭焕新一直是村里人教育孩子的榜样,他是全村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之后又有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和收入。可这次返乡同以往探亲不同,彭焕新居然是辞职回家种红薯。“一定是在外边犯错误了,或是哪根神经出了问题,要不怎么别人都争着跳出农门,而他却非要往回跳呢?”面对乡亲们质疑的目光和父母深以为耻的哀叹声,彭焕新却不为所动,铁了心要过土里刨食的日子。

要说彭焕新做出回家种红薯的选择,并不是无厘头的冲动,而是源于女儿的一次食物中毒。由于对市场的蔬菜不放心,彭家买菜都要问有没有打过农药,买回家的菜都要用清水浸泡两小时才吃。然而,就是这样小心,他们还是“食物中毒”了。当时彭焕新出现了头晕的症状,刚刚7个月的女儿瑶瑶反应更强烈,又哭又闹,呕吐,脸色发紫,全身抽搐,医生说再晚送一会儿,孩子的生命就有危险了。这次中毒事件让可爱的瑶瑶半年后身体才康复,从这之后,彭焕新对吃的问题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他萌生了建设农业生态园,搞“放心农业”的梦想。

一天,电视里的一条新闻引起了彭焕新的注意。浙江大学农业专家从2000多个红薯品种中,选育出一类营养价值明显高于普通红薯的“迷你”型红薯,学名香薯,这种红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很走俏,可以卖到每斤七八元的天价。这条信息让彭焕新对“迷你红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红薯全身都是宝,在香港被誉为“蔬菜皇后”、“抗癌之王”。而这种香薯更是不得了,虽然个头小,但比一般品种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元素都要高,保健物质硒的含量更是普通红薯的10倍;香薯有五种颜色,红、白、橙、黄、紫,熟食粉糯香甜,满口栗子香,是很有前景的绿色食品。一般的红薯只能种一季,这个红薯一年可以种两季,产量高,亩产达到1000多公斤到2000公斤,而且可以加工成香薯饮料、香薯粥等一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很大。因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而兴奋不已的彭焕新又请专家到自己的家乡考察土壤、气候,结果发现家乡很适合“迷你红薯”的生长,这更坚定了他要回家种红薯的决心。

要把红薯做成一个产业,仅凭一己之力显然不够,回乡之后的彭焕新立刻动员乡亲来种这种新品种,可任他怎么宣传,农民根本就不买他的账,而且招来一片嘲笑之声。“红薯谁没种过呀,过去拿它当饭吃,现在都用来喂猪,它能卖几个钱,拿最好的地种这玩意儿,那肯定是脑袋进水了。”

别人不种,那就自己种。彭焕新拉开架子,租下了村里几十亩地,建立了“沃园精品红薯种植基地”。然后一口气花了十几万元从浙江买来了6吨种薯,看得乡亲们直咂嘴,他铆足了劲儿等着来年开春,非要种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看看。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突然席卷湖南,这场雪成了所有人的灾难,彭焕新也不例外,他的种薯冻坏了85%到90%。

这个冬天让彭焕新觉得太漫长了,大棚里的电线上都结了冰凌,每有冰凌掉下来扎在种薯上,就像是扎在他的心上。好不容易熬过冬天,一开春彭焕新就迫不及待地把宝贝一样的种薯种进了地里。一天一天地等,一天一天地看,等了40多天,没发芽。请专家来看,专家说别等了,都冻死了。整整6吨种薯最后只剩下200斤完好的,想想放弃了那么多,彭焕新真是欲哭无泪,这最后的一点种薯成了他唯一的希望。

虽然冰灾使彭焕新经济损失巨大,可剩下的种薯却很对得起他的精心呵护。3个月后,到了收获那天,吸引了村里很多农民来看,还有人偷着拿到家里品尝。他们发现,彭焕新的香薯跟他们的普通红薯确实是不一样,什么颜色的都有,煮熟了不仅甜还特殊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下朴实的乡亲们全相信了。于是几十户的农民一窝蜂跑到彭焕新的家里,争着要种红薯,还有很多人直接跑到了他的地里去剪新鲜的种苗。

看着村民的积极性上来了,彭焕新乐了。为了让农户有更高的效益,彭焕新和他们签订了购销合同,价格是普通红薯的一倍多,只要按照他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产出的红薯全部收购。

在销售上,彭焕新也一反传统的卖红薯的方法,首先对它们进行分级、清洗、贴商标、包装,然后统一卖到大城市的大超市。为了迅速传播市场信息,彭焕新专门建立了商务网站,结果首批2。5万公斤“迷你”型红薯被长沙、上海的客户抢订一空,湖南一家拥有100多个连锁店的大超市也与他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每斤售价达到7。6元。如今,彭焕新的“迷你”型红薯已初具规模。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他的第二步计划已经开始实施,香薯粉丝、香薯粥等系列深加工产品陆续上市。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嘲笑彭焕新当初的选择了,他不仅种出了梦想中的健康食品,而且收入也不再是小小的20万年薪可比。从当初拼命读书想离开这片贫瘠的土地,到成功跻身城市白领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曾经的故土,彭焕新的转身有些让人眼花缭乱。他的乡亲最搞不懂的一件事就是,村子还是当年的村子,土地还是当年的土地,是什么让彭焕新从土里刨出了金子?

彭焕新说:“我们这个地方也有很多人来种红薯,也有很多人卖红薯,但是就从来没有像我这样子种红薯和卖红薯的。一些传统农业要用一种现代的营销理念融入其中,它才能够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原来他在土地里融入了知识和观念的元素,这也许就是读了一圈书,拿了硕士学位回来种红薯,与土生土长祖辈在家种红薯的乡亲的最大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彭焕新以他的成功,为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命题做了最好的诠释。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回家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