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植物(3)

 
丝绸之路的植物(3)
2015-09-29 15:47:02 /故事大全

东晋南北朝时期,石榴以河南为中心,向北、向南继续传播。从《齐民要术》对石榴繁殖、栽种技术和加工利用有详细记载,表明北方石榴的种植更加普遍,栽培技术已臻成熟。而南方石榴也开始见诸文献,蜀地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开始出现地方名优品种。《乐府诗集》收录的《孟珠》诗云:“扬州石榴花,摘插双襟中。葳蕤当忆我,莫持艳他侬。”

隋唐时期,石榴的栽培得到快速扩展。《封氏闻见记》卷七记载:“汉代张骞自西域得石榴、苜蓿之种,今海内遍有之。”隋大业元年于洛阳故王城营建东宫时,以樱桃、石榴作为行道树。唐时华清宫有七圣殿,绕殿长满石榴,据称是杨贵妃亲手栽种。《酉阳杂俎》中记载:南朝梁大同年间,东州后堂的石榴都是结成双子;南诏的石榴果实饱满、皮薄如藤纸,味道更胜于洛中石榴。可见在唐代,人们对各地石榴的不同特点也都了如指掌。

宋元时期,石榴的栽培、采收、储藏和加工技术日趋精细,并得到全面推广。宋代石榴品种明显增多,仅《洛阳花木记》就记载了九个不同的品种:千叶石榴、粉红石榴、黄石榴、青皮石榴、水晶浆榴、朱皮石榴、重台石榴、水晶甜榴、银含棱石榴。人们对石榴利用价值的认识也加深了:“多食其实则损仁肺。东行根并壳,入杀虫及染须发口齿等药。其花百叶者。主心热吐血及衄血等。干之作末。吹鼻中立差。”

明代是石榴种植业发展的高峰,这与明代士风不无关系。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进入全盛期,时人谓:“凡家累千金,恒屋稍治,必欲营治一园。”同时,士子编撰类书、谱录成一时风气,必多方搜求园艺作物尤其是新奇种类。从文献记载来看,尽管南方普遍有石榴种植,但明清石榴的分布仍以北方为重,尤其是品质优良的佳种多出自北方。

石榴在我国悠久的栽培历史中,形成了众多别名,如若榴、安石榴、榭榴、海榴、丹若、海石榴、金庞、金罂、天浆等。如此丰富的词汇,既说明古人对石榴的熟悉与重视,也表明古人对石榴的广泛用途逐渐掌握。

石榴初春新叶红嫩,入夏繁花似锦,仲秋硕果高挂,深冬铁干虬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庭院树种。古诗有云:“春花落尽海榴开,阶前栏外遍植栽。红风满枝染夜月,晚风轻送暗香来。”石榴种植在皇家园林中尤为盛行。李唐时期,因女皇武则天的极力推崇,曾出现“榴花遍近郊”的盛况。在明朝人的插花“主客”理论中,榴花总是列为花主之一,称为花盟主,可见古人对石榴的推崇。

石榴籽实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自古被视为珍贵果品。除鲜食外,用石榴酿酒在古代较为普遍。梁元帝萧绎有诗句云:“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樽中石榴酒,机上葡萄纹”。石榴还被加工成石榴汁饮用,“北人以榴子作汁,加蜜为饮浆,以代杯茗”。石榴还有醒酒之功,潘岳在赞美石榴时说它有“御饥疗渴,解酲止醉”的作用,清代陈扶摇在《花镜》中也有“其实可御饥渴、酿酒浆、解酲、疗病”的记载。

除观赏、食用外,石榴还被用作药物、染料、胭脂等。在唐代医学家孟诜的《食疗本草》里记载,石榴可以治疗肠肚绞痛、持久泻痢等病,还说到把石榴花阴干碾碎呈末状,混合着铁丹服用一年,即可白发转黑、气色红润。这意味着早在此时,石榴的美容功效已被人们所认识。石榴还是制作胭脂的原料,《北户录》云:“石榴花堪作烟支。”此外,石榴的根皮、树皮及果皮富含鞣质,可作为黑色染料,给玉器描黑、染墨、染发等。

石榴和中国的服饰文化也有着紧密联系。古代女子爱戴石榴花,到南北朝时还很风行,南朝梁简帝肖纲就有“鬓边插石榴”之句。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裙子染色的染料便是从石榴花中提取,古人由此把红裙子称为“石榴裙”。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美貌女子的代称,而“拜倒在石榴裙下”则成了求爱的代名词。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丝绸之路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超级捞饭
下一篇:文艺瘟疫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