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这一代:不仅是时尚

 
“中性”这一代:不仅是时尚
2015-11-06 13:02:16 /故事大全

在伦敦的塞尔福里奇(Selfridge)百货商场,有一个被命名为“Agender Clothing”的区域,集合了一大批以“性别消解”为特点的品牌,包括“Comme des Gar?ons”等在内,其服饰特点之一就是性别无差异化(unisex style),例如一件宽大的男女皆宜的外套,或者粉色在裤子上的运用。泾渭分明的男装和女装时代正在瓦解,倒是从某种角度,印证了伍尔夫所说的“雌雄同体”。

“女扮男装”大概是最早的一种中性表现。在欧洲性解放运动前夕的上世纪60年代,伊夫·圣·罗兰为女性设计了剪裁合身的男式晚礼服“Le Smoking”,之后,经过摄影大师纽顿(Helmut Newton)之手成为经典。2012年,巴黎大皇宫曾做过纽顿过世后的首次回顾展,这张拍摄于欧布里奥街(Rue Aubriot)的照片摆在醒目位置,女模特服帖的短发梳在脑后,领结、马甲和笔挺的长裤,与裸体的模特交错而立,我当时站在这张巨幅照片前,目光完全无法集中在“裸体的女性”身上,反而是身着“Le Smoking”的她,其中的“性意味却得到了加强”,居然有令人心跳的隐晦含义,而这种观感,对男性而言其挑逗意味就更为明显了。

在“利用男装展示女性性魅力”方面,奥斯卡得主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可以算作鼻祖,尤其是30年代她初到好莱坞主演的《摩洛哥》(Morocco)中,头戴礼帽身着男装的吸烟形象,有“蛊惑人心的魅力”,被后世无数次模仿。事实上,前者正是圣·罗兰设计“Le Smoking”的灵感缪斯。

这种性意味让女性主义者们敏锐地嗅到了男权的味道,“毕竟还是为了取悦男人”,这显然仍与那个美好的“平等”愿景相距甚远。

学者李银河曾总结,从对女性地位的总体看法上,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女性的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最好尺度。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女性解放的程度是社会解放程度的天然尺度。如果说早期的中性美,是以在女性身上展示男性力量为主,之后却发现,好像数学里的相遇问题,原来两头各有一个黑点正在吭哧吭哧地往中点移动。

早在1994年,英国评论家马克·辛普森(Mark Simpson)就提出了“都会型男”(Metrosexual)的概念,用来指代那些“住在大都市且十分在意外表的异性恋男子”,并将贝克汉姆引为其中代表。他们恍然大悟,原来时刻不停照镜子的男人,并不是自己身边才有。

从对注重外表和护肤的男人有偏见,到如今男人的颜值“成为第一要紧事”,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也只用了10年时间。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竞技体育界的世界冠军宁泽涛,社交媒体的关注重点也全程围绕脸蛋和身材展开。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