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定义的吴清源

 
无法定义的吴清源
2016-12-05 10:21:25 /故事大全

吴清源经常写在扇子上的一句话来自《中庸》:“暗然而日章。”这大概是他的人生观,而在棋里,他经常如狂风般呼啸而过。

许多人在谈论围棋的时候也把武侠小说一块儿谈了,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金庸。陈家洛、袁承志都会下围棋,《天龙八部》里甚至摆了一个珍珑棋局,让不会下棋的虚竹用自杀的方法解开了。反过来,因为棋手对围棋的理解不同,表现出来的棋风也很不一样,因此爱好者们都喜欢把他们比附成各种不同的武林高手。金庸觉得吴清源像风清扬,大概写的时候心里是想着他的,但吴清源自己根本没看过《笑傲江湖》。有一次中央台“五环夜话”节目采访吴清源,问和答完全错位。他谈不了武侠,也谈不了传奇,主持人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十番棋中把这么多日本高手打到降级,他只说运气好。

把棋手贴上门派标签,最大好处是容易按图索骥。小时候学棋,老师会看我们各人在行棋时展现出来的喜好,推荐日本高手的棋谱集:若喜欢杀来杀去,便推荐加藤正夫;喜欢锱铢必较,就看小林光一;围中腹自然是武宫正树;挖坑治孤第一人则非赵治勋莫属……这样小孩们心中各含幻想,至少有个方向,再加上男孩子都爱看武侠小说,这么一比附,感觉很有乐趣。我们这些小孩们都摆不了吴清源的棋,简单说就是看不懂。我个人感觉业余爱好者,最容易模仿的就是武宫正树,只要掌握了棋走高位,多取外势,不要贪吃,靠有分寸地驱赶对手的孤棋顺便围空,便能有几分样子。这不是说武宫正树不厉害,而是说模仿他的棋,不要求太多的多线计算,掌握了思路,剩下的就是对大局的感觉和局部战斗的计算。而摆吴清源的棋,一开始只感觉气势逼人,但对手也不是没有应对之法,难就难在经常发现他此前已经弃掉的棋子,随着局势的变化不知怎么的又枯木逢春了,之前看似随意的布子也能呼应上了,作为他的对手,在这种时候想必一定很沮丧。而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对这种能力细思恐极,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深谋远虑,还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太超乎想象。想要模仿他,实在太难。

职业棋手当然比我们业余爱好者更能体会吴清源的强大,却没一个人能够复制他。他收过三个徒弟,林海峰、王立诚和芮乃伟,却没有一个人的棋风像他,尤其是林海峰棋风厚重稳健,与后来的李昌镐有几分类似(李昌镐最推崇的棋手就是他),与吴清源倒像是相反方向。赵治勋师承吴清源的对手兼劲敌木谷实门下,在深受影响的同时也吸收了吴清源很多方面的长处,他10岁出头就意识到,“我自己的棋十分适合采取吴先生的下法”。此后他十数年不断研究吴清源的棋谱,《吴清源全集》中有一卷甚至都被他翻烂了。他认为木谷实的棋异常坚忍,经常处于低位,着眼于未来的飞跃,旁观者看来是似乎现在不太好—忍耐—不久就全好,而吴清源则是现在好—其次还好—再其次依然很好。这当然会给对局中的对手以极大压力。吴清源的棋谱中有很多对局属于完胜,他在开局50手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主动,之后对手就不得不跟着他的节奏走,完全没有机会。这种感觉令人恼火,却又不得不佩服。

吴清源开创的新布局法就是他快速展开、追求效率思想的体现。这种新的开局方式对当时陈旧的日本围棋思想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在当时的日本棋手看来,开局选择小目和无忧角是完美的棋型,虽然与小目看起来仅差了一位,星位重取势,但留有被对方点入掏空角地的弱点,三三取实利,又很容易被对方压制在低位。因此能够控住角地又方便向一边展开的小目成了最佳位置。吴清源则不受此束缚,他的新布局经常第一手就落在星位,看中的就是这里易于向两边和中腹展开,又不用多费一手棋在此守角。1933年初,他与木谷实一起发明了三连星的布局,将视野投向此前一直遭到忽视的中腹。当年10月,吴清源在与日本棋界第一人本因坊秀哉的重量级对局中下出了惊世骇俗的星、三三、天元的组合。现在回头看,这种布局有很强的实验成分,且不说曾经以三连星著称的木谷实后来也将目光重新投向了低位,就连吴清源后来也没有重复过这个开局形式。这一局秀哉最后依靠弟子前田陈尔的妙手取得了胜利,但星、三三、天元的下法依然为人们所铭记,成为新布局运动中最闪亮的瞬间。

赵治勋说,吴清源的棋似乎总在侦察,机会一来就逼迫对手进行不容分说的转换,完全是随机应变的好棋。除了吴清源,没人能够驾驭天马行空的布局。即使在对秀哉的对局中,名人很好地应对了他的新布局,也几次机敏地抓住了他的弱点,他依然凭借强大的计算力灵活地取得了转换,将局势控制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正是这种能力,帮助他在16年的时间里保持了自己十番棋霸主的地位。在当时的日本,因为没有贴目,执黑就具有很大的优势,许多棋手拿到黑棋后,想的都是如何将第一手的优势保持到最后,而吴清源的白棋善于强行超速,在对手的身边呼啸而过,假如对手接受他的速度,就要在效率上落后,而假如勉力去追究吴清源的漏洞,他又总能在对手就要抓住他的时候挣脱。现在看来,吴清源有些着法也许并非本手,甚至在一般人的围棋观里近乎无理,但他后续的手段弥补了这些漏洞,也许对他来说,常理就是用来超越的。

在我们外人看来,带有升降制度的十番棋是围棋史上最残酷的比赛制度,而吴清源在番棋称霸的16年间,从来没有发生过心态上的问题。他自己在《中的精神》里说,这是因为他总是追究“最善的一手”,“从来没有把围棋当成胜负来看待”。许多外人看来非常霸道的着法,他也总是留了后着。后世的伟大棋手如曹薰铉、小林光一被称为胜负师,即具有强烈的取胜意志的人,终究没有达到他的高度。在晚年,吴清源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在他看来,20世纪的棋过于强调争胜,对边角等易于聚集实地的地方太过重视,在全局的呼应和配合上尚显不够,新时代的围棋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赵治勋说吴清源的棋包容一切,而我们业余棋手打他的谱,只能取得其中分毫精妙之处,至于何为他口中所说“六合之棋”,在他的书中也语焉不详,随着他的逝去,这可能将是后代棋手努力参详的一个新方向了。

记者 陆晶靖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