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衰的80后

 
早衰的80后
2014-05-12 20:24:29 /故事大全

一个有志青年的早衰

张华,今年31岁,从小胸怀大志,壮心不已,立志赚钱养家,出人头地。以行有小车、居有楼房为梦想;以关心国家命运为志向。当年,考上大学的他,成为当地学子的榜样。毕业后,工作找到了,但是每天加班不说,工资少得可怜,每月付完房租、水电煤气费以及别的生活开支后,所剩无几。渴望出人头地的他,看不到希望,于是一气之下辞职下海。但是他资本不多,关系全无,屡战屡败,频繁投资(投机),到处寻找赚钱机会,均碰壁而归。很少看书的他,却买了几十本成功学、市场营销学经典著作,管理学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苦读良久,蓄势待发。

闯荡数年,所有的法子都试过了,奈何时乖命蹇,天不遂人愿,他又数次一败涂地,血本无归。张华的同学王军,父母都是张华家乡县城的局长,职位虽然不高,但有实权。当初成绩一塌糊涂的他,读了个大专,毕业后,托他父母的福,白手开公司。如今的他,油头粉面,腰缠万贯,驾一辆本田,今年更是荣膺当地“杰出青年”,俨然一青年才俊、社会精英、创业高手。

他们本系中学同学,读书时也曾以兄弟相称,誓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却渐行渐远,几成路人。10多年过去,张华胸中壮志已消,脑海梦幻犹存,腹部渐隆、眼袋渐垂,觉比打盹少。更让他郁闷的是,年逾而立之年的他,感情世界充满坎坷,犹如荒凉的戈壁。他并不是没有心仪的姑娘,但是自卑的他没有勇气去努力追求,甚至没有勇气去靠近,唯一一次鼓起勇气追求一位心仪的姑娘,虽然费尽心机争取姑娘的芳心,但最后因自己低劣的外在与内在的条件而遭到被拒绝的命运。爱情与事业屡受挫折的他,感慨“想当年,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叹如今,为了生活“生不如死”。

“忍把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张华把成功学管理学著作卖给收废品的老头,把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他最爱网游,如魔兽世界、dota等,也爱贴吧、更爱“女神”,爱幻想。在这里,他可以找到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成功”。

忽如一夜春风来,“?丝”一词布满中文网络,“?丝”也开始在中国社会流行起来。张华看到后,猛然一怔——自己和“?丝”的特征太符合了:“1980年代出生;孩童时可能就大把吃过三聚氰胺,少年时代又饱受国产山寨文化毒害;要读大学了,学费开始暴涨;要买房子了,房价开始飙升;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不被社会认同;渴望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生活没有目标,缺乏热情,不满于无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从此以后,张华便以“?丝”自许。

他孤身一人,和别人合租在老公房里,用山寨手机,穿假名牌,吃泡面或路边巷口的小店,见到别墅高楼,会忍不住骂几句,在路上看见好车如流,特别是很牛的车牌,就忍不住想扔石头。唯一不变的是,他的心中仍然胸怀天下,对国家大事操心的程度不亚于国家领导人。每逢遇到我国与他国的领土纠纷,就会在网上撰文出谋划策,甚至情绪激烈地谩骂,自嘲“吃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

现在的他,梦想很实际:买房结婚。即便这样的理想,他也觉得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低,但是他总能找到出路——网络虚拟世界。“我们?丝的梦想,可能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但我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在这里,我可以富有、出名,甚至有很多女朋友。”

在焦虑浮躁中奔忙

以张华为代表的80后,他们中最小的24岁,最大的也不过33岁,正当青春年华,有活力,有冲劲,充满锐气和朝气,本应该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用梁启超的话说,80后应该“如朝阳,如乳虎,如泼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然而,他们却陷入集体“早衰”,笼罩着一股暮气。太多的青年人精神上陷入了早衰,这种早衰很容易和成熟混淆。他们变得现实与世故,但却少了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和锐气。敢想敢干、直抒胸襟、意气风发本该是他们青春的字眼!但现实社会的压力及大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早衰了。正如《人民日报》所言:“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有着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

相对于70后以及他们的父辈、爷爷辈,80后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可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远没有上一辈勇敢,也没有90后那样洒脱。在网上流传的一种症状——“早衰症”,比如,精神不振,长期感觉困乏嗜睡,反应迟钝,办事效率低,创新能力下降。这种症状引起80后的共鸣。很多80后对学习、工作、生活失去兴趣,心态消极,且身体亦出现衰退迹象,一些年轻人的心理年龄往往超过了实际年龄。怀旧、叹老成为时下80后“早衰”、“暮气沉沉”的集体写照。有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承认自己精神早衰。风华正茂的他们正受到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抑郁焦虑、思想无法集中、疲劳、失眠、体重增加、脱发等的困扰,呈现各类早衰征象。很难想象,10年、20年抑或30年后的他们会如何?

找工作难、就业压力大、工资低、房价贵、社会太现实从学校踏入生活,会开始一遍遍面临这些问题。80后的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会感觉以前的理想慢慢被消磨,没有朝气便是平常的事。而拼爹规则、社会板结、融入艰难、蚁族生存、职场压力,成为80后生活的关键词。青春向下的蜗居、蚁族生活,面对社会转型的激烈抗争与挣扎,最终逼迫年轻人放弃那些曾经青春华彩的梦想,放弃自由晃荡的青春,被迫选择一种更稳定、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

在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语境下,他们还面临诸多生活风险。有房的,房贷占到他们收入的很大比例;没房的,也要早早节衣缩食,力争当上“房奴”。他们只能选择保守的生活,不敢去旅游、不敢随便换工作、不敢不拼命工作有人甚至称这个“亚历山大”的社会为“新奴隶时代”——房奴、车奴、卡奴、孩奴各式“奴隶”层出不穷。这种竞争压力其实在读书时就已经开始:高考、考研、留学、入党、竞选学生干部、争取名额有限的各项荣誉。在这个充满生活风险的社会,他们的生活安全感匮乏,怕失业、怕生病乃至怕结婚生子。所以,他们在杂乱喧嚣的现实生活中奔波、焦虑、浮躁;他们变得世故、圆滑、老练、保守,缺乏自信、自我、独立担当的勇气;他们更现实,亦更无奈,不得不用对身体与精神的透支来缓解生活的压力。

而对于许多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漂一族”,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年轻人而言,于上述压力之外,又背负了“上了大学,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改变家庭的命运”的自我期许。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读书期间的全心投入、孤注一掷;刚一毕业,就要自食其力,甚至要负担起远在家乡的父母的生活。他们在大城市没有根基,一切都要靠自己奋斗,道路之艰辛,不言自明。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站台上的乞丐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