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找寻华南虎

 
40年找寻华南虎
2016-12-16 08:59:20 /故事大全

华南虎为何能牵动全世界的视觉神经?因为华南虎是唯一原产于中国的虎亚种,被认为是所有老虎的祖先;它被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组织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物种和第一需要保护的虎种,位于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它的野生种群是否存在一直是世界生物学界的一大悬疑……

华南虎的最后记录

63岁的农民潘国宏住在广东流溪河林区的东星农业管理区,他的曾祖父潘六和曾太祖父曾以“打虎英雄”而名动江湖,两辈人捕虎抓豹总数竟达60多只。为了对付凶猛的华南虎,曾太祖父还专门设计了一种精巧的捕虎陷阱“一间房子”,房间两端的挡板打开,中间的空地上,一只嗷嗷待哺的小狗成为诱捕华南虎的最佳诱饵。当老虎叼起小狗准备溜走的时候,房间两端的挡板立即闭合上,猎户们随后请虎入笼。但这一切已是几十年前的遥远记忆了。随着人类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公路逐渐向大山深处延伸,林木采伐活动越来越多,虎、豹的数量在丛林深处便越来越少了。

据《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志》记载,1965年6月,一只华南虎在中炉仔猎食一头红岭主区的水牛。水牛拼死反抗,跌落壕沟受伤,华南虎扑杀未果也不得不匆忙逃离。这是目前可查证的、广州关于野生华南虎的最后文字记载。

而在华南虎另一处“世袭”居住地秦岭,1964年阴历五月初三,与最后一只华南虎相关的记录却显得更为有声有色。

那一年,秦岭涩草坪小学的校址还在旧山神庙中,离村有段路。这天,几个赶路的小孩上学提着小灯,背着书包,在黑沉沉的林子里穿行。走着走着,一个男孩在灌木后面发现了一双眼睛,接着,他看到了一个黄乎乎带有斑斓黑纹的大家伙——老虎!

孩子把这件事报告给了老师,老师又反映到队上。但没人相信,大家都知道,秦岭山里已经没了老虎。年底的时候,涩草坪的一个猎户到公社报案,说是老虎在小金沟吃了人。公社干部们听了这话很吃惊,问把谁吃了?猎户说,他也不知道。公安局的干部带着三个民兵跟着猎户就奔了涩草坪。在一间土房中,地上人与动物搏斗的痕迹乱成一片。

接近树林处有血迹和人的毛发,雪地上清晰的大梅花脚印让人触目惊心。

后来,村民们在50米外的草间发现了老虎。事后据村上记录显示,这只雄性华南虎,体重225公斤,体长2米。这是秦岭最后一只华南虎的记录资料。从那年的端阳节以后,秦岭里便真的没有老虎了。

红灯已经一闪再闪

据2005年的统计数字,全国仅有68只华南虎,分别生活在全国18家城市动物园中。这68只华南虎都由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群众捕获的6只华南虎(2雄4雌野生虎)繁衍而来。它们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相当亲近的血缘关系,很多还是直系。“当近亲系数达到一定高度后,它们的基因多样性就有突然崩溃的危险,从而导致华南虎种群的灭绝。”专家说。

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些华南虎中老、弱、病、残者就占绝大部分,且雌雄比例严重失调。华南虎喜欢独来独往,活动范围很大,一般需要100至200平方公里。而这些华南虎,绝大多数长年累月踯躅在数百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不但丧失了十分凶猛的本性,而且不可能再有独特的捕食本领。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徐艳春博士提议,占绝对优势的上海系华南虎(上海动物园有19只)多拥有印支虎的基因,不妨采用非常严格的遗传管理模式,将印支虎的基因引入华南虎,促使华南虎种群扩大。此种假设引发了更大的争议,反对者说:“华南虎是中国独有的,用野生印支虎来恢复华南虎种群,是不合适的,一旦进行杂交,新产生的虎那就不该叫华南虎了!”

在科学家与动物学家拯救华南虎的同时,政府以及民间对于野生华南虎实体的搜寻也从未停止。因为关于华南虎的一切,红灯已经一闪再闪。2006年年初,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专家惕尔森就曾建议在保护华南虎的共同宣言中增加一项内容:“鉴于自1990年以来中国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华南虎的实体,可以说华南虎已没有野外个体。”

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规定,如果连续5O年找不到某种动物在野外的踪迹,便可宣告该物种已野生灭绝。

2001年11月中旬,拯救中国虎国际慈善联合会邀请了国内外一批专家,在湖南、江西、福建三地进行野生华南虎生态环境实地考察。队员包括来自南非的约翰·瓦提,他是美国探索频道的特约摄影师,该频道三分之一的非洲野生动物的影片都由他拍摄完成。

在江西乐安老虎保护区,海拔1527米的猴子峰上,科考队发现了几平方米大的老虎卧迹,而且在离卧迹100米的地方,约翰自己发现了一串华南虎的脚印,这些脚印呈典型的梅花状,大约有16厘米大小,与华南虎的脚印特征完全吻合,而且十分新鲜。据推断,那是华南虎几天前追逐野猪时留下的印迹。约翰对此感到非常自豪,他说可以向全世界关心中国华南虎的人证明,中国的野生华南虎是存在的。

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搜寻是2006年10月。在广东省林业厅的支持下,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承担的在广东寻找野生华南虎十年大型野外科考项目正式启动。虽然科考队装备了最先进的设备,作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和安排,独家全程跟踪科考队考察活动的《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在刊发的头条新闻中还是用了以下醒目的标题:这更像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一个月后,在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南协作区年会上,黄志宏博士谈及此次科考仍一脸的忧伤与无奈:“找到的希望非常渺茫。”

选自《国家人文地理》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