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绝国遗址在哪

 
精绝国遗址在哪
2015-04-11 15:30:59 /故事大全

两千多年前,汉朝使臣张骞等出使西域,报道在今天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有许多王国,其中有个极具代表性的小王国,叫精绝国,在今天称为尼雅的地方。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丝绸之路的要站之一,精绝国在三国、晋以后竟然逐渐沦为荒无人烟的沙海,从历史的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多少年来,学者们都在苦苦思索精绝国覆灭的因由,并试图在茫茫的沙漠中寻找那消失的精绝王国,以重现绿洲王国的风采。1901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腹地、尼雅河下游发现了尼雅废墟,尼雅这个历史上精绝国的废墟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国际探险家和考古学家梦寐以求的去处。

可悲的是,尼雅废墟并没有得到当时政府的有效保护,使得斯坦因之流得以肆意盗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9年,新疆博物馆学者李遇春等对尼雅废墟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发掘。1988年至1993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先后五次对该废墟进行考察。通过这几次发掘,人们对精绝国的文化面貌有了充分的认识。古老的精绝国不再是昨天的梦,一个千年的梦,它依然游荡在浩瀚的沙漠间,向人们诉说着那没有结尾的故事,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精绝国,位于今新疆民丰县北的尼雅河沿岸,在东汉班固的《汉书》中,它仅仅是一个拥有480户人口的绿洲小国,东汉时成为鄯善国的附属。考古发掘表明,在汉至晋时期,尼雅遗址所在的尼雅河下游地区,不论是作为精绝国,或中原王朝鄯善郡的属部,农业及水利灌溉、畜牧业、林业、毛纺、皮革、冶炼、木器、陶器制作,均是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生产部门,从而保证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耑要。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站之一,西亚的玻璃器、希腊风格的艺术、健陀罗的装饰图案、印度的棉织物、黄河流域的锦、绢、漆器、铜镜、纸片,也都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存在,显示了精绝国作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站点上的一个绿洲王国特有的风貌。

作为沙漠中的绿洲王国,支流纵横的尼雅河水顺地势流泻至该地,使得尼雅绿洲得到很好的灌溉。当时的精绝王国统治者及普通人民,都深知河水、树木与自己的生存命运息息相关。根据出土的考古文字材料可知,当年精绝国对水的管理、使用和树木的保护都有一套有效的办法。水有专人管理,有一定的制度。

管理不善,导致损失,要受惩罚。一些耕地无水、干旱的情况,要及时调杏、处理。对于挡风防沙的树木,精绝国规定,如果有人将树连根砍断,罚马一匹,如果砍断树枝,则应罚母牛一头。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可以说精绝国对水和树木的重视和管理,不仅保证了农业灌溉和人民日常生活用水,也有效地维护了作为沙漠侵袭中的绿洲的生态环境。这方面或许能给今天仍在肆意践踏环境的人们以警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生态环境维护得相当好的绿洲王国,怎么最终会沦为沙漠中的废墟呢?是尼雅河突然断水,导致精绝国的覆灭,还是由于社会动乱的打击,导致社会稳定被破坏,人们有组织的与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极大削弱,王国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随即遭到严重影响呢?从尼雅废墟的一些遗址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简牍文书还未及开封,堆放整齐,覆盖完好,似乎主人离开得十分匆忙。

他们把文书档案放好、盖好,是希望稍后还可以回来进行处理。他们的弃家远走,主观上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会回来的。如果是因为水流改变,气候改变,导致绿洲放弃,应该是一个缓慢的有组织撤离的过程,不会连公文简牍都来不及处理。多方面的材料显示,精绝国是在战争、动乱等破坏性社会力景的直接作用下,受到致命打击,居民他徙,精绝国逐渐为沙漠掩埋。

如今,如果你有机会到遥远荒凉的尼雅去,你仍然可以看到那残缺的佛塔、寺庙、城墙、宅院、涝坝、羊圈、果园、篱色,那散落在地上的大呈碎铜片、耳环、戒指、玛瑙珠、汉代五铢钱、刀子箭头、玉器、毡子和毛毡残片等遗物,他们仿佛都在诉说着精绝国沧海桑田的变迁。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