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找不到‘魅影’”(3)

 
“我在中国找不到‘魅影’”(3)
2015-11-01 23:04:48 /故事大全

田元:因为从真正的音乐剧剧场来讲,这些剧院的空间,尤其是对于后区观众而言,离舞台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国外所有的音乐剧剧场最后一排到舞台台口的距离都不超过30米。记得我当年在百老汇看这个剧,吊灯从观众席滑向舞台的时候,是特别惊心动魄的一幕,这一次,在广州大剧院,大概只有前几排的观众有这种感觉,后排的观众感觉都事不关己。所以,一个剧靠硬体制作营造出来的这些效果,只有在真正合适的剧场里面才能得到发挥。在天桥艺术中心,我们照顾的观众不是只有第一排、第二排,我们每一个座位,都是非常对得起观众的座位。

三联生活周刊:天桥艺术中心的出现,是否也说明政府在加大对音乐剧产业的支持力度?

田元:我觉得近几年,音乐剧不论是硬件,还是内容,各级政府对它的投入都非常多。我觉得政府已经看到音乐剧这个产业的潜力。因为我们一直在看表演艺术领域的经济增长点。音乐剧与电影的营利模式不一样,在国外,大家其实是对电影市场的回报和音乐剧市场的回报同等关注,都像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一样去分析。但我们现在还没有发掘出好的音乐剧的市场潜力。其实好的音乐剧在全球的所谓票房收入要远远高于电影。比如《狮子王》,当年测算动画片的全球票房加衍生品收入是10亿美元,但是2011年的数据表明,《狮子王》音乐剧的全球票房收入已经将近60亿美元了,是电影的6倍。而且《狮子王》音乐剧不断演,还没有停,明年上海要做《狮子王》中文版,所以这部音乐剧可能还能再演10年。也就是说,音乐剧这种时间换空间的营利模式,仍然有很长的生命周期。电影相对来讲,就算是快餐了。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是好产品。

三联生活周刊:《悲惨世界》一直在说要推出中文版,将来有计划吗?

田元:还是先做巡演版。《悲惨世界》的中文版比《剧院魅影》更难。《剧院魅影》对我来说,找到三个人就够了,“魅影”、克里斯汀、拉乌尔,其实拉乌尔在中国我能找到,但是“魅影”和克里斯汀我找不到。《悲惨世界》你就数数吧,冉·阿让、沙威、芳汀,那几个年轻的女孩子、男孩子,包括那几个年轻的男演员,真难找,这是一批人。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们和麦金托什谈合作的时候都是谈中文版,但是现在对我来说(中文版制作)要放一放,因为人才这个事情,对于一个制作公司来讲,它虽然在产业的上游,但是作为一个产业的公司,我们并不介入我国的教育、培训。实际上,我们国家对音乐剧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直接决定了我们做事的节奏。2011年,我们做完《妈妈咪呀!》之后,既然已经产业元年,我们也希望会有一个突破。但是现在看来,很无奈的一个问题是教育。我们现在人才非常匮乏,而且不是简简单单的演员匮乏,表演人才、艺术管理人才、技术团队、营销团队(都匮乏),因为毕竟是一个大市场,不是一个项目级的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两部经典音乐剧的中文版,公司还把演员送到韩国去培训,不是也积累了一些人才吗?

田元:还是不够。反正我在中国没找到能扮演“魅影”的人。而且将来做中文版,肯定不可能只有一个“魅影”,因为你找不到一个像布拉德·里特尔这样可以一演3000场的人。你找到人才,这个人才还得具备职业性,音乐剧就是靠一周演8场积累的。布拉德·里特尔50多岁了,每天上场,全世界演“魅影”超过千场的只有4个人,他是其中之一,最高纪录是演了3000场,他快要打破这个纪录了,2013年来上海的时候,他已经演了超过2500场。这就是毅力,一个演员的职业操守。还有这次来中国演克里斯汀的女演员,才20出头,也就是大学生的年龄,在中国能找到这个年纪的演员,站在舞台上,挑战这样一个角色吗?《剧院魅影》这个团队,一百三四十人,每个人都需要是专业人士。广州演了40场,我每天在看报告,我知道每天哪些演员换了,但是观众不可能看出质量有下降,这就是专业度的问题。其实,《剧院魅影》在广州开演的时候,我又跟RUG在谈中文版的事情,版权方觉得自己的一个作品能够在全世界用各种各样的语言上演,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他们也坚定地认为,一个作品,只有用本土语言上演,才能够真正地去开发这个市场、传播这个品牌,他们非常乐意来跟我谈中文版。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