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教育 一位老师的经历与比较

 
中英教育 一位老师的经历与比较
2016-12-05 09:41:00 /故事大全

在中英两国都做了十几年的老师,比较两国教育之长短优劣,自有见识。

“英国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主张记忆性的学习方法,学生连基本的乘法口诀表都记不住,基本功比起中国学生差多了。很多学生遇到挫折就叫苦,特别容易放弃。另外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缺乏尊重。我父亲那一辈人教育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我觉得这既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也正是英式教育中的贵族绅士精神。当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希望接近英国精英教育时,英国人却在改变自己的传统。”

说这话的中学教师杨军,曾是2015年风靡一时的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女主角。如今她带着她的教育观,成为英国教育大臣的改革小组成员,开始了推动中英两国教育模式互补的努力。

缺乏纪律,何谈有效率地学习?

“菲比,住嘴!听我的,听你的老师在说什么!”

当电视里一个熟悉的女声响起时,杨军听到那又高又尖细的声音,突然明白了过来:“天呐!那是我吗?BBC拍的中国学校的预告片开始播出啦?”2015年8月4日晚上,作为英国一所公立文法中学的科学(生物、物理、化学)老师,杨军正在给学生批改作业。参与BBC纪录片拍摄,对她来说只是人生中一段意外的插曲,她已经淡忘了这件事情,投入到日常忙碌的工作中。没想到这部反响强烈的纪录片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中式和英式教育的持续争论,也改变了杨军的人生道路。

“在汉普郡的一个宁静村庄,战争即将开始。”BBC从一开始就善于制造纪录片的悬念。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是英国排名前列的公立学校,5位中国老师到来,试图用4周的时间在这里的实验班贯彻中国教育理念,以此来挑战英国目前典型的教学方法。穿着深色职业套装的杨军,在片中“出演”了一位要求严格、板着面孔但情感热烈的中式教师,她和另外4名老师努力维护着自己的权威,其中杨军尤其显得笃定、坚毅、不容置疑。为了做这场教育实验,50个13~14岁的博航特中学学生合并为一个班级。他们按照中国学生的方式,上学日每天在校学习12个小时,课堂上大量地记笔记、做练习,很少有时间讨论和互动。

生活中的杨军与纪录片中的形象相比,显得娇小而活泼,言语幽默,极富感染力。如今她作为英国教育大臣“钦点”的改革小组成员,是小组里唯一的一位华人。杨军在纪录片中突出的形象和捍卫的价值观,表现出了中国教育者传统和严格的一面,可它又让英国社会的一部分群体受到了震动。

去年底,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布的秘书找到杨军,请她到自己办公室见面。杨军走进尼克·吉布的办公室,看到大型办公桌的另一端,放着这位大臣搜集的自己写过的论文、媒体对自己的报道等厚厚一叠材料。尼克·吉布与他的前任特鲁斯一样,早已注意到中式教育的成果——在好几年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中国学生表现优异,而英国学生成绩不佳。英国学生即使是考英语,也只在国际学生项目评估中排20多名,更不用提他们不擅长的数学了。上海学校的学生成绩位居国际排行榜榜首,15岁学生的数学水平比英国同龄学生超前三年。

这也正是BBC于2015年拍摄中英教育纪录片的重要动机,它试图讨论:为何英国学生的成绩明显落后于中国学生,目前的英式教育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它错在哪里了?英国教育大臣希望唤起全社会的注意,英国媒体报道:“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们,爸爸妈妈可能是扫大街的,他们的孩子考出来的数理化成绩,比我们国家医生、律师的孩子们成绩还要好,是什么东西使他们做得更好?”

在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播出之前,英国大臣对于中小学教育成果的不满,尚难以引起英国人的共鸣。而在这部纪录片中,中英教师团体的对垒赛,使得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教育模式更具深意。如果中国教师在这场试验中失败,那么敦促英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人,似乎暂时得闭上嘴巴;但是如果中式教育获得胜利,至少英国人得想想,他们一直过度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或许真到了需要反省的时刻。

就在BBC拍摄这样一个纪录片的想法出现时,在中英两国都有过教学经验的杨军,成为了候选人。杨军曾经在中国做过中学老师,她1997年到英国留学,后来成为了一名英国中学的老师。在英国教书10年,并升到高级教师级别之后,又回到高校攻读教育比较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正是中英教学方法之比较。

向本刊记者回忆起她人生中戏剧性的这一个机会时,快言快语的杨军说:“BBC通知我去试镜,看我面对镜头怵不怵。我已经在英国教了10年的书,由于刚开始时对英国文化了解肤浅,洋相早就出尽了,哪里还会怕你的镜头?!”英文讲课流利又非常认同中式教育方式的杨军,顺利地成为BBC看中的拍摄者。纪录片播出后,杨军成为公众人物,国内的一些教育机构经常邀请她参加活动,讲述她对两种教育方式的看法,或者是指导中国的教师,这使得杨军有更多机会了解到两个国家对于教育改革各自的需求。

虽然既教过中国学生,又教过英国学生,但是杨军之前用的是这两个群体各自适应的方法。在国内的时候,她作为教师天然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中国学生乖巧听话,学习效率高。说到在英国教书的10年,杨军做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尽量让自己融入英国人的规范,学会“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刚开始,英国孩子并不服杨军这位外国人来教育自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发现了老师的能力和魅力之后,和杨军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不过在BBC纪录片的这场试验中,5位中国老师没有多少时间来建立权威,他们只有4周时间传授知识,然后接受两种不同教育方法的学生之间要展开好几个科目的考试。纪录片中,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单方面讲授方式,英国教育大臣认为正是这种“全班教学”的方式,使得老师传授知识的效率非常高。而英国学生被鼓励自我探索,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进度或小团体的方式学习,老师只是提供帮助。

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很快就激起了英国学生的反抗,学生们从心不在焉到窃窃私语,进而公然违抗纪律。5位中国老师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维持课堂纪律,可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学生们越来越失控。这让杨军想起了她刚刚在英国当老师时,就深刻感受到中英两种文化的区别:她在为人处世上,总是遵循父亲的教导,为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和英国同事们相处时,杨军也希望自己做到谦虚好学,尊敬上级和长者。但是这些特点在英国同事们看来,反而是属于缺乏自信的表现。杨军心里很不认同:“我没有自信吗?我当然有!别看我柔柔弱弱的一个小女子,我非常坚韧,像个钢镚一样,你想把我砸断可做不到,只是我们的文化和你们不一样罢了。”

当杨军作为个体融入英国社会时,她谨慎地学习如何遵循英国社会的规范。但是在BBC拍摄纪录片时,因为她代表的是自己曾经熟悉的中式教育方式,所以她不用刻意遵从“别人的规范”,反而可以强势地要求英国学生遵守自己的一套。杨军义正词严地教育实验班里的英国学生:“纪律非常重要,如果缺乏纪律,你们不可能学好!”“我们(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比你们大约领先三年,这是为什么?!”在中国老师们看来,他们应该天然地拥有权威,课堂纪律正是学生们尊重权威的一种表现。如果学生们连纪律都不遵守,哪里谈得上学习效率?

在纪录片中,杨军教的是科学课,她一个人承担了在英国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老师上的课。面对没什么紧迫感的英国学生,中国老师们越着急,与学生们的冲撞越厉害。“英国学生习惯了质疑老师、用各种方式为难老师,中国学生完全不这样,完全不!所以对双方来说,两种教育方式需要向对方学习。”而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也正是杨军个人经历中受到的两种教育的冲突。人生的头30多年,她在传统的中式教育中成长。在英国教书10年之后,她虽然懂得如何按英国人的要求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但偶尔也会质疑这种方式,杨军说:“我为什么又重新回到高校去读教育比较学的硕士?我对于自己在两种文化中的身份错位产生了困惑,我希望找到答案,知道我是谁,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们更有利。”

学习一定是快乐的吗?

可是当杨军试图把中国的这套教育方法教授给英国学生时,错乱的情景出乎她的意料。中式教育需要上课时大量地记笔记,回家后参考笔记复习功课。学生不屑地说:“老师把我们当作机器人,只要记下课堂上的板书,考试就能得优秀,不然就挂了。”课堂纪律更加失控,老师们开始让调皮学生罚站,或者放学后留校。渐渐地,老师的尊严荡然无存,杨军受到沉重打击。一次和学生们冲突后,她忘了BBC安装的摄像头正在黑板上方对着自己,忍不住哭泣了起来。这位感性、好胜而又意志笃定的老师,因为连日劳累而嗓音嘶哑,但她仍然坚定地说:“我们不能失败!我们站在这里,代表着中国的教育方式。我要竭尽全力去展现中国的教育方式!”

中国教育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呢?它是疲倦与不屑的英国学生形容的那样——机器人般地拼命记笔记、不停地重复、用枯燥的方式来磨损学生的好奇心吗?杨军对本刊记者说,中式教育的实质是让学生向知识丰富的传授者学习,老师带领学生们凝结成一个往前冲刺的集体,学生们在一次次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后,变得坚毅顽强。“英国的方式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孩子数学成绩不好,家长就会说:噢,你不适合学数学,试试别的吧。老师也不强迫学生。孩子们太容易放弃了!”

在BBC的纪录片中,另一位中国女老师更加直言不讳:“是英国良好的福利系统消磨了学生们的上进心,他们不用工作都可以拿到钱,所以他们不担心。但是在中国,孩子们不努力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发自内心地觉得:我要努力学习,我要努力赚钱养活我的家庭。”

但是英国人或许不这么想。纪录片的第二集播出后,杨军的英国邻居对她丈夫说:“我为你妻子所承受的一切感到很抱歉,但是很遗憾,看来她们赢不了了。中式教育赢不了了。”博航特的英国班主任也一再表达出了自己明确的理念:“如果我们英国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索得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还不如中国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那怎么可能?难道我们这些年的教育改革都做错了?我不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

英国学生的不配合,使得这场试验看上去将会以让中国老师惨不忍睹的方式终止。中国老师拿出来最后一种补救方法,按照中国的方式叫来了50位家长,让家长们坐在教室里听听这5位老师怎么讲。杨军说,英国学校的家长会与中国学校的家长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各科老师都和每个家长单独谈话,对学生们的针对性特别强。于是,当这50位家长在大型教师里“排排坐”时,很多人脸上露出了迷茫和质疑的神情。或许他们仅仅是短暂地坐在这样大型的班级里,就感觉到了浑身不自在,更不能想象自己的孩子要一天在这里待上12个小时。

家长会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头两位老师讲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向英国父母们强调,如果学生们如此浪费时光,他们将来一定会为自己没有学到什么而后悔。轮到杨军了,她因为忙碌和感冒而嗓音嘶哑,说起话来非常费劲,客观上倒是更增加了这场家长会的戏剧性。杨军的发言一下子抓住了家长们的心,她说:“我是个小人物,我的家乡在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子,我没有什么大道理能够跟在座的各位讲。你们家长是各个行业里的专业人士,但是你们愿意在这场试验中把自己的孩子放进中国班,说明你们对英国教育有失望的地方,你们在找答案,希望做些改变。”家长们的心事多多少少被杨军说中了。杨军提到自己在英国接受教师培训时的重重困难和失败,但受到中式教育理念的指导,使她不停地奋斗,永不放弃。这种理念使她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靠自己的本领获得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她也遵循父亲的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认为这也是英国人认可的传统品德。可是英国的孩子们呢,他们是否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呢?年轻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应该培养的百折不挠的品德哪里去了呢?杨军也表示,勤奋努力难道不也是英国人看重的传统贵族精神吗?这种精神在今天也需要。

听杨军这么说,家长们之前扬起的头慢慢放松了,开始平视这几位焦急而诚恳的中国老师。不管教育理念有多么不同,中国老师为孩子们操碎了心的情感,打动了家长们。散会后,几位家长说道:“老师们太棒了,回家后我们得跟孩子们谈谈了。”

杨军告诉本刊记者,其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的教育方式与中国现在的方式非常接近,老师上课需要穿黑袍子、戴帽子,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尊敬和距离感。但是最近十几年,英国的教育似乎完全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变成了学校的主人。学生们很清楚自己的权利,可是忘了自己的义务,老师的权威受到很大的挑战。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如果学生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浪费了在学校里宝贵的时光,那教育岂不是丧失了它应有的方向?

在拍摄纪录片期间,几位百折不挠的中国教师,除了争取家长们的配合,还开始对学生进行全面沉浸式的中式教育。他们按照管理中国班级的方式选出班干部,帮助老师管理纪律。杨军教扇子舞,做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几位老师带着学生们包饺子、做剪纸,试图培养孩子们的中式思维。

出人意料的是,在教育实验的最后一周,情况来了个大逆转。英国学生们开始在临近的考试压力下备战,英国老师也对学生们表现的奋斗精神感到吃惊。曾经那么排斥中式教育的学生们,在闹过之后终于静下心来投入学习。几位中国老师加班加点带着孩子们往前冲刺,最后中国实验班的每项考试,都领先于博航特中学的英式班级。

杨军说,先不说两种教育方式的具体技术,单单是学习态度,中英两国学生就很不一样。学习并不全是快乐的感受,孩子们需要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遭遇挫折、努力闯关、战胜困难,这是每个人学习的必经阶段。这样锻炼出来的坚韧性格,才能适应今后人生中的各种变化。

“我经常在给英国家长一对一的家长会上提到我父亲。我喜欢文科,父亲却让我学理科,这虽然与我的最初意愿不符合,但是这种要求使得我学习了一项硬本领,让我在陌生的国家能够养活自己和孩子。如果我学习了文科,来英国当老师的难度就更大了。”

杨军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她认为她最大的价值是:如果我的学生们以后走向社会,在遇到挫折时,能够想起杨老师曾经说过的某句话,最后帮他们渡过了心理上的难关,那我觉得我这个老师就做好了。

BBC拍摄纪录片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使杨军有了机会和自信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英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她看来有明显的不足。首先,英式教育过于在乎学生的个体感受,使得学生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而学生在缺乏约束的时候,学习态度往往涣散。杨军说,如果你打开某些女生的书包一看,恨不得全是化妆品。老师让学生交作业,总有学生说:“老师,我的作业本不小心被狗吃了。”让学生写作业,学生打开书包一看,说:“老师,我没有笔。”老师赶紧递过去一支笔;学生再一看:“老师,我没有尺子。”老师赶紧递过去一把尺子;学生再一看书包:“老师,我没带书。”老师已经被气得半死了。

杨军也拿教学生做实验来举例。她在中国教学生时,学生们基本会保留所有的实验记录,井然有序,可是英国学生喜欢乱扔实验记录,如果老师不替他们保存,一个班不会有几个学生保留好所有的实验记录。最后只有老师自己来帮学生留下每一次的实验记录,因为这些记录不仅是学生用来复习的资料,也是学期末教师教了什么,教了多少的证据。

“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为了强调与学生互动,老师需要每5分钟或10分钟就出各种形式的考试题,以考查学生听懂了没有,跟上了没有,杨军说她看到英国同事们一堂课下来非常累,而且老师的思路也容易被打断。这样老师成了舞台上的表演者,只看重当时热热闹闹的教学氛围。“可是这种热闹只带给学生短时记忆,孩子们往往转个身就忘了知识点。学习是个长期的、潜下心的过程,并不总是非常愉快的体验。”

英式教育鼓励学生自我探索知识,在杨军看来有些过了头。“什么事情都靠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什么知识都恨不得要通过聊天(讨论)获得,这样学习效率很慢。我觉得有些知识是拿来就用的。比如牛顿定律已经被发现了,这还需要每个学生自己再去发现吗?如果大家是在理解了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发现,那才有意义。可是对于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靠学生慢慢去发现,我觉得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所以英国教育大臣希望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路往回拽一拽时,杨军感到非常认同。教育大臣吉布从2014年开始,每年邀请上海60名数学教师到英国交流三个月,不仅给英国的学生们上课,也给英国的数学老师进行培训。每次吉布都亲自接见这些老师,以表示他对于中式教育的重视和认同。

对于杨军来说,她又回到了自己任教的英国中学,但是除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外,她现在需要经常参与英国教育部的改革会议,并且在做着一个很大的教育项目。杨军说,中国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过于压抑是事情的另一个极端,如果两种教育都能看到互补性,两者都会受益。而中国家长们在看到英国教育长处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中国教育的独特优势。

文 吴琪

赞一个 (0)收藏 (0)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