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阿婆领证

 
小菊阿婆领证
2017-04-10 12:47:53 /故事大全

小菊阿婆领证,这篇故事耐人寻味。一定会给你带来独特的视觉冲击与心灵上的碰撞

 小菊阿婆明天要去领证,领敬老卡。

上周小菊阿婆很偶然地坐了一次公交车,每到一站停下,乘客依次上车刷卡,电脑常会唱出温柔的三个字“敬老卡”。有些看上去并不怎么老态的,刷完卡就站在过道里拉好扶手或椅背,别人也不急着让座。上海给70岁以上老人免费搭乘公交的便利,老人在一天天地多起来。

公交车在一个站点停靠上客关上车门后,梳着怪异发型的女驾驶员突然目视前方,稳稳地大声说:“后面那个最后上来的,你的敬老卡出示一下。”大家不约而同地扭头看过去,那个已经坐在位子上的中年妇女顿时恼怒了脸:“神经病!”僵持中,女驾驶员依然有风度:“来,买票!要么你下去。”又过了一会儿,车门砰地开了,在众人目光的压力下,中年妇女一路骂着下了车。车厢里一片议论。驾驶员不动声色地重新发动车子:“她要是70岁了,我就是80岁!”

小菊阿婆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要急于冒充70岁,她没有羡慕过这样的照顾,对于进入老年,小菊阿婆好像还没准备好。要领证了,小菊阿婆的心绪是复杂的,诸多惆怅中,关于她的摩托车的纠结,属第一位。

从呱呱坠地至今,小菊阿婆在上海生活了70年,除了短暂的外出旅行,她从没离开过。上海的街道上海的风景,像源源细流,永远给她好奇给她快活,而助她接近和徜徉其中的,始终是她的坐骑,年轻时是自行车,后来,就是摩托车,她的有黄牌的正宗的摩托车。

小菊阿婆年轻时住市中心,家离南市老城厢不远,是自家的房子。左右邻居都差不多,有几间房,成分是小业主或资本家,家里有一点利息或房租收入。因为成分不好,读书不管好坏,能考上大学的每个班仅一两名,大多数人会被动员去新疆,不肯去的就是社会青年,会被看不起。当时爸爸对家里最小的女儿小菊说,家里有一口粥吃你就不要去。20岁的小菊就呆在家里,她觉得自己只属于这个城市。小菊接管了全部家务,给爸爸妈妈和三个哥哥姐姐做饭,她把饭做得很好,对每一位亲人照顾周到。

“文革”中瘦小病弱的妈妈每天要去房管所监督劳动,给泥瓦匠提铁桶。妈妈做不动,捱到下班,小菊总是提早等在公交车站,妈妈一下车,她就把她抱上自行车后面的书包架上,让她趴在座位上,再慢慢推回家。后来,她学会了把妈妈在书包架上放好后“死上车”,也能稳稳地骑回家。“那是一种技术,”小菊至今说起来眉飞色舞,得意洋洋。

有车代步的好处,是她一辈子津津乐道的话题。家里的自行车是哥哥的,哥哥教会她骑车,车就成了小菊最心爱的宝贝。那天抄家的从前门来了,妈妈说快快,小菊飞快地从后门推出自行车,身轻如燕跳上去,一溜烟骑走。“这实在太重要了!”小菊说抄家不坍台(不丢人)的,大家都一样,互相还问问你们家来过了伐?对面人家“右派”,抄过了家第二天还要到马路上扫地,我们还好一点呢。但是自行车保住了很不一样啊。

小菊那时最快活的记忆,就是和一帮社会青年骑车出去玩。口袋里只有3分钱也可以玩一整天。1980年代,改革开放了。国外的亲戚邀爸爸去小住,回来时可以有一个买大件的额度,小菊想到家里人都渐渐上了年纪,日后去医院是免不了的,就力主买了一辆摩托车。不久家里赶上拆迁,一下搬去了莘庄,小菊的摩托车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她用它驮着170多斤重的爸爸四处求医,驮着病重的母亲深夜去医院,她在整个市区纵横的时候,娇小的小菊觉得对自己满意,没有遗憾。

爸妈在最后的日子对小菊说,你赶上了好日子,好好过。小菊开始安排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每周驾着摩托去浦东找老朋友搓麻将,聊股票,有时还能赚点小钱。“我每次开摩托过去要1小时三刻钟。风驰电掣,你们晓得这个成语吧?一路风景多少好!”小菊对她的摩托一腔深情,直到去年验证时,人家把她的本子翻过来又翻过去,最终只说了一句:明年我是不会给你了。

小菊阿婆心里记着这个倒计时。现在,要领敬老卡了。她去寄卖店看过,她的摩托连牌照卖掉至少还能挣10万元,可是那快活呢?想到以后要和别人一样坐公交,小菊阿婆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背上那个讲究的双肩包,小菊阿婆又要和老朋友们去玩了。她轻捷地抖了抖,像是要抖去风尘:以前,背着包去玩,以后,也可以背着包随便到哪里去。爸妈他们没赶上的,我赶上了,上海,我一直在上海啊!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