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生活的中心是“肉身”

 
中国人生活的中心是“肉身”
2015-06-25 15:47:47 /故事大全

与西方人或拉丁人不同,中国人把个人看作是一个“身”,也就是一个身体,对于中国人来说,身体比心灵或者灵魂都更加重要,所以中国人特别注重养生。中国人的语言当中对个人的描述也充满了这样的概念,例如,描述自我,便可称为“自身”“本身”;讲一个人的所有,叫“身家”;讲一个人的来历,叫作“出身”;讲一个人改变了命运,是“翻身”;讲一个人的感觉,叫“体会”“身体力行”;对一个人的攻击,叫作“人身攻击”,等等。古代中国士人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对于中国人来说,对一个人的描述,完全是身体性的,一个中国人,就是一个“body”,而他的心灵与灵魂,就不那么重要了。而对中国人来说生活最大的主题,就是保存这个身,即“明哲保身”。

西方人把肉体和精神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肉体就是一部机器,许多时候,他们只是粗茶淡饭,把肉体填饱了去实现自己的精神需要和“灵魂”需要。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西方人义无反顾地去挑战自我,有游海峡的,有坐热气球环球旅行的,有到中国农村来支教的。很多是出于对“灵魂”的完善,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受“灵魂”的驱使,有时候在这种问题上的有意无知和有意迷信,往往会让人觉得更加快乐。表现在社交中,就是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中国人生活的中心是“肉体”,凡事皆以照应肉体为主,要求“吃饱穿暖”,注重饮食文化,讲究安身静养。在社交中,对于世俗的在意是最多的,对于精神的关心则很少。中国不存在超越现世的宗教,一切都是要求现世就有报偿的。

所以如果有一个女孩与男友交往受到父亲的反对的话,西方人的做法一般就是拉开架势与父亲对着干,大吵大闹到离家私奔。而中国人则会非常在意地,真的断绝与男友的来往。

所以,中国人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通过一个基本的“二人结构”来完成社会结构的。中国人之间的互相问候就是“你身体可好?”或是“你别来无恙?”讲的都是对对方身体的关心,而另一方则回答:“你有心!”“谢谢你的关心!”这一问一答,正是对中国二人结构的最好描述。

所以中国人都讲究“相对”,将两个人当中的另一方称为“对方”,相适合的事情称之为“对”,否则就是“不对”,有什么错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的这种相对性的“二人结构”,是检验一个中国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中国人在社交场合喜欢问:“你在哪里工作?”“你结婚没有?”“你生孩子没有?”都是在确认对方是否已经具备了上下级、夫妻、父子这样的二人关系。特别地,在中国,一个人哪怕已经三十几岁,只要还没有结婚,就会被当作不成熟的个体,被当作没有长大的半成人来对待,而结了婚又没有小孩的,则又会被有小孩的当作未成熟的个体来对待。相对地,在中国没有具备“二人关系”的个人,都被认为是一种可怜、失败、不能自理的状态,大凡是描述“一人”的词,多是贬义的,如:“孤独”“孤单”“寡人”“孤立”“形单影只”等。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