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针对英伦空战曾说过一句名言:“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被如此少的人所保护。”其实,这句话稍微一更改,就是大英帝国活生生的历史: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控制过如此多的土地与人口。
十七世纪时,英国的人口不过四百万,只相当于同时期西班牙人口的一半,法国的四分之一。到大英帝国鼎盛时期,人口也不过四千万。但是,它却控制着五十块殖民地,统治着三亿四千五百万人口,和一千一百六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的九十六倍)。被恰如其分的称为“日不落帝国”。
那么,这个庞大的帝国是如何崛起,最终又如何衰落的呢?历来说法纷纭。笔者将从地缘战略、军事历史和国际关系的三维视角剖析,以见其间治乱得失。
从均势战略说起
要理解大英帝国的盛衰,首先要理解均势战略,而要理解均势战略,又首先要理解欧洲的独特历史。
自罗马帝国瓦解后,虽然屡有尝试者,但终于没有像中国那样再次大一统,而是走向了持久分裂的局面,换句话说,即形成了一种多元并峙的政治格局。
其初始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项:
(1)支离破碎的地貌不利于统一管理。
(2)国家本位主义至上的重商主义贸易,导致市场的闭锁性,排斥统一性帝国。
(3)军事技术持续发展,但带有开放性,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可以靠军事技术的垄断统一欧洲,这一点与江户时期的日本,以及康熙后的中华帝国大不相同。
在这种多元格局中,确保自己独立地位的最好方法就是先承认别人的独立,这也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余韵。但是,只要国际无政府状态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间的安全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这里牵涉到一个“囚徒困境”问题,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读一读小约瑟夫·奈先生的《理解国际冲突》一书。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的确保本国的国家安全,又如何在确保了国家安全的基础上,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欧洲谋略家的终极解决之道就是均势战略。
说到均势战略,不能不提其鼻祖——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此公在三十年战争中,第一次创造性的运用均势战略,一举奠定了法国的主导性陆权国地位。(关于红衣主教的天才战略运作,笔者将在《三十年战争简史》中详论)究其战略之实质,有以下三大指导原则:
第一,决定一国行为的动机是安全与利益(尤其是安全)追求,而非其它,尤其不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非理性因素。
第二,欧洲呈无政府状态,各国势均力敌,且各有难以弥合的地缘缺陷,所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实现普世性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追求霸权,而不能妄图建立一元化帝国。最忌讳的就是野心超出国力和地缘的极限,从而引发国际性的反制行为。故而应使各国互相制约,实现最有利于自己的力量平衡,此即均势体系的确立。所以各国之间相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压倒意识形态之分歧;力量和资源的分布变化,胜过宗教信仰之同否。
第三,对于有资格问鼎霸权的国家(俗称大国)而言,均势必须有利于本国,不然就要等待时机,瓦解现有均势,构建新的地缘战略格局。
正是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黎塞留大胆的支持宗教信仰上的异端——新教势力(甚至土耳其人),削弱和自己相同信仰的哈布斯堡王朝,使中欧陷入持久混战,无限期推迟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静待大家都精疲力尽,再加入战争,趁机向自己心目中的地理边界顺利扩张,一举确立了法兰西的霸权。
但遗憾的是,继承了这一雄浑基业的路易十四却并未同时继承黎塞留的战略本质,太阳王在自负中走向了无限扩张的道路,结果就是引发整个欧洲的反制,是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此战不仅使法国国力大受削弱,更直接导致新的霸主崛起。这个霸主就是与其隔海相望的英吉利,而讽刺的是,英国崛起的指导战略正是黎塞留的均势思想。
英国人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错愕后,迅速把握了均势战略的实质,并将之作为一项国策长期执行,最终形成了大英帝国特色的均势战略。
具体讲,英国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大陆国家强大到可以威胁英国大国地位的地步。为此:
一,当均势不利于英国时,就扶植潜在的强国挑战现行格局,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如七年战争。
二,当均势有利于自己时,就联合现有大国和安于现状的潜在强国一起制压霸权挑战者(即不安于现状的强国或潜在强国)。如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战争均属于这一类。
正是靠着均势战略的成功运作,大英帝国才得以作为全欧洲的离岸平衡手,持全球霸权牛耳达数世纪之久。
但是,疑问也由之产生。因为自三十年战争后,均势思想渐渐为整个欧洲所接受。如奥匈帝国之梅特涅,法国之塔列朗,皆为此种战略之超一流高手。为什么成功的只是大英帝国呢?可见英国雄起的奥秘绝非仅只均势战略一项。事实也正是如此,大英帝国的霸权基石至少该有两块,一块叫均势,另一块叫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