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潭月,字明心,号静子,原籍陕西华阴县。六岁时随父来到陈州开酒馆,后来家道中落,厌世愤俗,于同治十二年投入玄门,次年开始外出游历。后来到北京白云观,先后充做迎宾知事,客堂如宾,得以与高人名士交往。细心好学的吕潭月,能随时向那些翰林学士们请教,并拜名家周少白为师,攻习丹青,又自学书法。由于其天资聪颖,刻苦钻研,数年后终于有成。回到陈州太昊陵后,仍是孜孜不倦地研习书画,常有人慕名前来索要墨宝,随之名声大震。
光绪三十一年,恰逢袁世凯五十寿诞,陈州知州为巴结老袁,便让吕道人画一幅寿图。吕潭月一听,连连抱怨知州大人说得太晚了,应该半年前就早打招呼!眼下距寿日不足一月,怎能来得及?知府一听,很是稀奇,心想,画一张鸟画怎会如此费时?知州以为吕老道拿大,笑了笑说,时间虽然紧一些,但毕竟还有二十几天,只得请道长费神了!吕潭月极认真地说,费神不怕,就怕时间不够。知州说这不难,从今天开始,别的一切事儿全由我包揽,你就一心一意地画吧!
吕潭月把自己关在画室中,每天只见他研墨,并不见他绘画。知州不但派人送吃送喝,还派人悄悄打探,可得到的皆是“老道仍在研墨”的消息。眼见袁世凯寿日将至,知州一切备齐,唯缺寿图,终于耐不住,亲自赶到太昊陵催问。吕潭月不紧不慢地品着香茗道:“如此紧张,怎能画得好?既然你催得急,这样吧,三天以后派人来取!”
三天以后,陈州知州派人从太昊陵取回了吕老道的墨宝,展开一看是一幅巨画,画面是一片片又肥又大的荷叶,远天近地,浩渺辽阔,气象万千。站在画前,顿感人之渺小。画名为《洁荷》,取“出淤泥而不染”之意。画面构图大胆,气势磅礴,尤其那一片片肥大的荷叶,有的迎风半卷,有的昂然屹立,动静摇曳,决非一般画家所为,令人叹为观止。
知州派专人骑快马日夜兼程把寿图送往京城,袁世凯很高兴,特意把寿图挂在大厅内,以示炫耀。八月二十那一天,京城中的大小官吏前来祝寿,连宫里的内监总管李莲英也来了。袁世凯不敢怠慢,亲自迎到门外,走到大厅之时,袁世凯有意向李莲英炫耀道:“李公公,这是家乡陈州府派专人送来的寿图!”不料李莲英一看那张巨画,“吞儿”一声笑了,问袁世凯道:“袁大人这画是何人所绘?”袁世凯说:“听说是一位老道人!”李莲英又笑道:“袁大人,恕我直言,这个老道在戏耍你呢。”袁世凯一听大惊,忙问:“公公此话怎讲?”李莲英说:“实不相瞒,他这肥大的荷叶全是用屁股坐出来的!”袁世凯心里“咯噔”一下,眯起双眼细看寿图,那一片片荷叶竟然真是两半儿屁股印儿!不由恼羞成怒,一把撕了寿图,又急忙派人火速赶往陈州,捉拿老道吕潭月。
不想,吕老道早已离开陈州,四海云游去了。
事后,袁世凯偷偷请教李莲英:“李公公,你怎么一眼就可以认出那荷叶是屁股坐出来的?”
李莲英笑道:“这本是在民间流传的笑谈,不想被人利用,连给老佛爷的祝寿图中也有这种‘屁画’,只是小的不敢言明而已!”
袁世凯为证实李莲英所言,特地派人研了半澡盆墨汁,在地上铺了宣纸,叫来一个画匠,让他脱光了衣服用屁股蹲荷叶。那画匠用屁股蘸墨坐了几回,由于功夫不到,不是色重墨多浸烂了纸张,就是用偏了力气只印一半儿“荷叶”,忙忙碌碌一个下午,最后弄得一团糟,瞎废了半澡盆墨汁不说,笑得几个家丁直喊肚子疼。
这时候,袁世凯才悟出,那幅寿图乃是一幅真正的绝品,回想那浩瀚的水面,庞大的气势,大有“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之感。但画已毁,后悔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