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任务艰巨而繁杂。不同的时期,因不同的原因,在实际的人口调查中,会出现百姓隐瞒不报、官员闭门伪造的现象。那么,如何防止“人口普查”中的瞒报和伪造行为呢?历代统治者是各想各的招。比如,明朝就出动军队核实数据,而东汉时期的“人口普查”,甚至连选美也一并给办了,你别说,还真的就因此出了一位皇后……
东汉:人口普查与选美同时并进
东汉的户口调查,在每年的8月进行。炎热的8月里进行户口调查登记,居民衣着单薄,身形如何,一窥就知。所以,汉灵帝干脆命人在调查户口时,顺便带上专门看女人的相工,再相相良家13岁到20岁的女孩,容貌出众的,立即就带到后宫去。你看,这皇帝当的,多会算计,天下的人口心里有谱了,选美女入宫也没耽搁,真是一举两得啊。可别小瞧了这顺带的选美,汉灵帝的何皇后就是在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被选中入宫的。而她的哥哥就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大将军何进。
何皇后是今河南南阳人,虽然生在屠夫家,但天生秀丽。本来选美是有条件限制的,要求“良家”,这良家指的是有一定家世和背景。那么,出身低微的她如何能顺利入宫呢?可别小瞧了她那杀猪的老爹,颇有心计。当他看到调查户口的人被自己女儿的容貌给“镇住”了时,他便开始动起了心思。于是,他心一横,把家里的老底子都掏了出来,全部塞给了相工。就这样,何皇后入宫了。
很快,汉灵帝就对何进之妹宠爱有加,不久,她就为灵帝生下了皇子刘辩。之前,汉灵帝虽然有过数名皇子,但都夭折了。所以这次,他为防刘辩步几个兄长的后尘,就把他寄养到一个道士的家里。此后,何进之妹母凭子贵,最后被封为皇后,也因此跌进了权力之争的漩涡里。
明朝:出动军队核实人口普查数据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皇帝不知道国家的人口数,就像家长不知道孩子有多少。于是,1370年11月,朱元璋下令,命户部调查并汇总天下户口,每户给予户帖。皇帝直接下的命令,谁敢怠慢,户部立刻行动起来,详细地调查并记录了每户的籍贯、人口数量、姓名、年龄等。户帖由居民自己保管,户籍则由户部收藏。
在户帖制度中,规定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办法,户帖的格式和调查项目,由中央户部统一规定,全国一致。户帖上首印着“钦奉圣旨”4个大字,下面依次填写户主姓名、籍贯以及全家人口数。再下面就是全家其他成员的花名册,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的亲属关系等。最后一项是户别,即标明该户是属于居户、军户还是匠户等。户帖登好以后,集中存档,封存于户部,户帖由户部统一印发全国各州县,各州县官领到户帖后,必须派员按户调查询问,取得各户的口供,然后逐项填入帖内。户帖一式两份,在帖的左端编印字号,加盖户部官印。调查项目填好后,截取一份交本户收执,另一份交回户部,户部据此编制全国的户籍。各地每年都要上报一次人员的增减,便得出全国准确的人口数字。
可各地上交的人口数字准不准确、真实与否呢?这么大的工程可都是靠下面的人完成的,如何能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呢?对此,朱元璋是有办法的。拿到数据之后,他就立即派出军队,分赴各地挨家挨户地查对,一旦查出有误,立即追究第一责任人,是官员没尽责,斩!是百姓隐瞒人口,充军!你想想,这样一来,这人口普查,谁敢含糊。
清朝:王爷亲自制订的普查计划半途而废
历史进入近代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由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推行的。说到善耆,你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川岛芳子,你一定会如雷贯耳。善耆就是川岛芳子即金璧辉的父亲。这位爱好京剧的王爷实际上很有作为,他在担任民政部尚书一职时,就提出了要进行人口普查工作。
在这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国的人口数字是40900万人。这个数字是根据道光年间18个省上报的数字推算而来的,是个估计数,并不被其他国家承认。当时驻清朝的美国公使对中国人口进行了长期跟踪分析后认为,中国那时的人口应该不超过2.8亿。
于是,善耆为了人口普查专门制订了计划,决定从1908年开始到1910年完成户数登记,在1912年10月完成人口调查。善耆的计划很详实,只不过他没料到,清王朝没法走到1912年。清王朝的灭亡,使得这近代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因此被迫中止。不过,即便如此,也已经统计户数有23400809户。
民国:警察胡编乱造,人口数据错得离谱
民国元年,北洋政府组织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的主力是警察。但是,当时的警察却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其原因是人手不够、素质太低,难以胜任户口的统计工作。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人口普查可谓漏洞百出,许多地方甚至不进行调查,就直接上报数据。稍有常识的人,拿到基层上交的人口统计表都会哭笑不得:普查出来的人口,有的县男女人数完全相等,有的县男女比例相差64倍以上。还有更出格的,有一个县的人口数平均下来,致使每户达到334人,而有的县人口平均下来,每户不到一人。
为了保证户口调查的准确性,上世纪40年代,每到人口调查时,许多省不得不要求各乡镇长在上报户口登记表时必须写下保证书,以保证上报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如果被查出不实情形,就甘愿受严厉处分。
选自《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