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繁华的小镇,小镇的桥头旁有一家酒店,因为这里地处小镇的交通中心,来来往往的行人众多,所以这家酒店每天都挤满了吃饭喝茶的客人。
这家酒店的老板姓袁,祖祖辈辈都经营着这个店。袁老板为人勤快,又讲信用,有时还仗义疏财,救助穷人,因此名声颇佳。
有一天,袁老板正帮着小二收拾碗筷,突然发现一张饭桌下面的小横架上搭着一个宽约3寸、长约6寸的蓝布口袋。他好奇地取下,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装着两块银洋和几十枚铜钱。袁老板心想:生意人就讲究一个“义”字,别人的钱财落在了我的店中,我可不能据为私有,先替失主好好保管,等失主回来寻找时再还给他。想到这里,袁老板便将这钱袋收好,放到柜台里去了。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年轻人急匆匆地跑进店里,在刚才那张饭桌子下面左寻右找,样子十分焦急。袁老板见状,忙过来问他:“这位客官,你可是在找什么东西吗?”那年轻人一脸焦急地说:“是啊,我刚才把一个蓝布袋子忘在这里了,这么长,这么大……”年轻人边说边比画。袁老板见他说的袋子跟刚才自己捡到的一模一样,相信他就是失主,于是返回柜台,拿出钱袋递给他说:“你看看,是不是这个?”“不错不错,正是它!”年轻人满脸欢喜地接过来,边说边打开钱袋查看。突然,他大叫起来:“不对呀!”袁老板满是笑意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忙问:“什么不对?你不是说这是你的口袋吗?”那个年轻人愤愤地说:“口袋是我的不假,但里面装的钱不对,我原先装有40块银洋和200枚铜钱,怎么现在只剩下这么一点了?”
袁老板听后大吃一惊,忙解释道:“这位客官,我捡到时就是这样的,现在已原封不动地还给你了。”年轻人根本不听,他一把揪住袁老板的衣领,怒气冲冲地说:“你别耍赖,准是你藏了我的银钱,还不赶快交出来?不然的话,我就告到官府,查封你这家黑店。”
袁老板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心想:我自开店以来,还没遇见过这种事,只怪自己当时没有找证人。不过,他转念又一想,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又没有私藏他的银钱,怕什么?
那年轻人见袁老板不肯拿钱,愈发凶狠,又吵又嚷,引得许多人围上来观看。
看客中有一位老茶客姓苏,60来岁,读过不少经书,大家都尊称他苏伯。袁老板见了苏伯,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喊道:“苏伯,您一向在我店中吃饭喝酒,我的为人您最清楚,他说我偷藏他的钱,您信吗?您来评评理!”苏伯看了袁老板一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年轻人手中拿过钱袋,重新放在桌子下的横架上,钱袋两头便耷拉下来,放得稳稳当当。苏伯很认真地问年轻人:“刚才你的钱袋是这样放着的吗?”年轻人不明白苏伯的意图,老老实实地回答:“对,就是这样的。”苏伯听了就转过身对袁老板说道:“袁老板,你开店做生意就要讲究信用,生意才会好嘛!客人若有东西遗忘在你店中,你本该原封不动地退还给人家,怎么能私留一部分呢?还不快去把藏下的银钱拿来还给他!”
袁老板一听苏伯不问青红皂白,竟帮着那年轻人说话,越发来气,急得面红耳赤,连声说道:“天哪,这真是冤枉好人,我好心好意帮他收好银袋,他却反咬一口,说我偷藏了他的银子,真是好心不得好报。”袁老板指着苏伯气愤地说,“苏伯,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来帮着他说话,我算是白白认识你了。”而苏伯却不为袁老板的话所动,只是说:“别唆了,还不把钱拿来还给人家,待会儿告到官府,你还做不做生意?”袁老板见苏伯这么说,又看那年轻人一副拉他见官的样子,转念一想:也罢,若真把我拉到官府,官府秉公执法还好说,万一遇到一个庸官,我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那时我连生意也别想再做了。今天算我倒霉,只好蚀财免灾啦!想到这里,他进后堂拿出38块银洋,100多枚铜钱,丢在桌上,气呼呼地说:“拿去吧,花了这些昧心钱,当心手上长疮。”
那年轻人急忙将钱装入袋子中,对苏伯连声谢都没说,就急着抬腿走人。苏伯见年轻人要走,忙一把抓住他的衣服说:“客官且慢,既然已经物归原主了,你这么着急走干什么?你且把钱袋放在桌下的横架上,当着众人的面再验证一下是否能像刚才一样放稳,好吗?”
那年轻人听闻,脸色大变,但他一看周围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想走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将钱袋放在桌下的横架上。然而,那38块银洋和100多枚铜钱装入袋中后,已将整个钱袋撑得鼓鼓囊囊的了,在横架上怎么也放不稳,窘得年轻人头上直冒冷汗。
这时,苏伯朗声对众人说道:“各位请看,如果这袋子真是他的,又装了这么多钱,怎么可能像刚才一样,钱袋两端都搭在横架上呢?所以,这位年轻客官丢失的装有40块银洋、200个铜板的钱袋,袁老板并没有捡到,袁老板捡到的是别人丢失的袋子,里面只有两块银洋和几十枚铜板。我看这钱袋还是应该叫袁老板保存好,以便让真正的失主来领取。大家说该不该这样啊?”
众人齐声叫好,店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个年轻人羞得满面通红,拼命挤出人群,狼狈地逃走了。
选自《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