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原稿寻回记

 
《聊斋志异》原稿寻回记
2016-12-16 10:33:26 /故事大全

农会炕上发现“聊斋”线装书

1947年冬,刘伯涛随解放军来到西丰县担任西丰县政府政务秘书。一天,他到更刻区元宝沟村忠信屯检查土改工作时,在农会所在房屋的炕上的一堆破旧书报中,发现了一函两部褪了色的蓝布皮线装书。他翻开书页,《聊斋志异》四个字映入眼帘。

刘伯涛惊奇地打开这本书,只见毛笔字工整有力,小说中有多处勾画删改,有的地方甚至是大改,有的地方还加了眉批……书的纸张是古代人们常用的竹制纸,而且纸质已经变得陈旧发脆。

早已过世的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今淄川市)人,他写的《聊斋志异》怎么会来到偏远的东北山区小县西丰呢?

1948年已经提任西丰县县长的刘伯涛,开始了《聊斋志异》一书版本的查证工作。他认为,如果是《聊斋志异》的原稿落在西丰县,《西丰县志》应该会有记载。于是,他在县志里寻找蛛丝马迹。果然,他在县志里看到这样一段话,记载了蒲氏后人到东北的情况,“蒲步瀛,字仙洲,原名英灏,山东淄川人,幼业儒未成而入伍。光绪甲午年来奉,历充哨官帮统等职……家藏有当日改削七才原稿四部,珍密不轻示人……”刘伯涛心中大喜。

蒲氏后人带着原稿闯关东

刘伯涛继续寻访得知,在本县曾任县图书馆馆长的蒲文珊是《聊斋志异》原著的第九世传人。1948年6月的一天,刘伯涛将蒲文珊请到县政府,开门见山地问:“你家有《聊斋》原稿吗?”蒲文珊听后一怔:“有。是先祖蒲松龄写的。”

刘伯涛接着问:“怎么传到西丰县的呢?”蒲文珊告诉刘伯涛,《聊斋志异》原稿一直在他们山东淄川的家里珍藏,到了蒲文珊的祖父蒲价人那一辈,蒲氏家族带着原稿来到东北谋生。刘伯涛问蒲文珊原稿是多大部头,蒲文珊说他珍藏的是两函四部,但原稿在土改中不见了。

送走蒲文珊,刘伯涛立刻找来秘书直奔忠信屯农会,把会里四五个装满了书的麻袋细心查找。这时,一位老农上前问他们在找什么,刘伯涛随口说:“找两本《聊斋》的书。”老农想了一会儿说:“你们别找了,我知道。在我家住的那位姓王的工作队女同志,晚上总在灯下看书,我问她看的是什么书,她说是《聊斋》。”刘伯涛赶紧问:“书呢?”老农说:“头些日子王同志调到哈尔滨时带走了。”

另一半原稿早已遗失

刘伯涛经慎重考虑,连夜给辽东省政府写了封求援信。

信发出去五个月后,刘伯涛收到了两部从哈尔滨还回来的《聊斋志异》原稿。刘伯涛找来蒲文珊,将四部书放在他面前,蒲文珊惊喜地说,这正是他精心保存了20多年的《聊斋志异》原稿。

蒲文珊还告诉刘伯涛,《聊斋志异》原稿不是两函四部,是四函八部。蒲文珊痛心地说:“光绪二十年,家父在奉天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帐下为幕僚。依氏多次商量借阅《聊斋志异》原稿,家父实难推却,为防有失,先借其半部,就是现有的这两函四部。归还后,又把那半部借去阅读。不久,依氏奉调北京后,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从此,依将军下落不明,半部原稿随之失落。”

选自《北京晚报》

所属专题:

更多精彩,请点击: 聊斋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宋仁宗传纸条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