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民窟走出的“终身贵族”

 
从贫民窟走出的“终身贵族”
2016-12-08 09:57:51 /故事大全

穷当益坚,

贫民窟“洗碗工”考入牛津大学

韦鸣恩祖籍广东珠海,是客家人的后代,父母于上世纪70年代初移民到英国。1977年1月19日,他出生在英国伦敦东区,这里临近码头,居民大多是卖苦力出身的穷人和外来移民。韦鸣恩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街道狭窄、房屋稠密的贫民窟度过的。

作为一个生活在贫民窟的华裔孩子,韦鸣恩明白,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去奋斗。他在课余自学起了法语和德语,教材是父亲从旧货市场给他淘来的,是两本1950年代出版的破书。

有一次,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加上劳累过度,韦鸣恩在伦敦一家西餐馆洗刷着堆积如山的碗碟时,忽然感到腹部如刀绞般疼痛,因怕苛刻的老板说自己“偷奸耍滑”而不敢请假,尽管疼得直冒冷汗,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工作。20分钟后,随着“咣当”一声巨响,一摞盘子被摔得粉碎,韦鸣恩也当场昏倒在地。

老板把韦鸣恩送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患上了急性肠胃炎。没想到,这位一向以严苛和“抠门”著称的餐馆老板,事后不仅给韦鸣恩放了半个月的带薪病假,还多次带着礼物去家里慰问他。老板被韦鸣恩的勤劳和坚毅深深打动了,此后两人竟成了忘年交。

两个月后,老板不再让韦鸣恩在餐馆里“埋没才华”,而是请他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做起了家教,薪水是他当洗碗工的3倍。多年后,这位老板的漂亮女儿考入剑桥大学,毕业后成了韦鸣恩的妻子。至今,英国人谈起此事,还纷纷夸赞这位老板慧眼识珠,在后厨都能帮女儿“钓”到一位金龟婿!

1995年中学毕业后,品学兼优的韦鸣恩考入了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主修现代语言与德文,他是该校唯一被这所“牛校”录取的毕业生。一位贫民窟走出的华裔孩子,能以惊人的高分考取牛津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简直是一个奇迹。

舍弃百万年薪,

“大社会先生”赢得首相青睐

1999年从牛津毕业后,韦鸣恩进入大名鼎鼎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工作。这是一家专门为全球超级大企业做营销、兼并、上市策划的公司,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近百家分支机构,以及9000多名全球顶尖人才。韦鸣恩在该公司任职顾问,负责公益创投与风险投资,还曾被派往亚洲、美国及非洲分公司独当一面。由于工作能力突出,进入公司3年后,他的年薪加奖金已经近百万美元。

在很多人看来,韦鸣恩的职业前景一片大好,父母和妻子都以他为傲,但就在这时,韦鸣恩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他要辞去高薪职位,转投到一个不被人看好的事业——社会公务事务中去!

韦鸣恩说,他这么做并非一时头脑发热。“我一直在思考,等自己到了暮年回首往事时,我在世界上能留下什么痕迹呢?我们已经有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大家都想成为他们,所以许多人都在埋头赚钱,但社会公益工作也要有人去做,我想把自己的才能,应用在解决社会问题上,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2002年,25岁的韦鸣恩与朋友魏道慈一起,共同创立了“以教为先”公益组织,主要工作就是吸收、培训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鼓励他们投身社会,特别是到偏远地区从事教育工作,改变当地一些人不愿接受教育或教育质量低下的状况。

9年下来,“教育为先”已被公认为英国最有名的教育培训组织,英国前100名的上市公司几乎都赞助过它。通过多年的努力,韦鸣恩和同事终于欣喜地看到,如今大学生求职不再唯钱是图,他们开始懂得同情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儿童,并认识到去远方“支教”是一件很崇高的事情,教师短缺的窘境也得以改善。

后来,韦鸣恩又创建了一个有趣的公益组织,致力于“让英国懒人走向社会”。说到英国人的懒惰,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在英国,像刷盘子、洗车、当清洁工之类的低层工作,一直都由外国打工者干,当地穷人宁愿做一个悠然自得的“低保户”,闲呆在家里让政府养着,也不屑于从事这些“毫无趣味”的工作。英国穷人就这么大爷,日子过得不仅悠哉而且滋润。他们依靠的是免费教育、医疗、养老等国家的高福利政策,所以无后顾之忧。

除了懒惰,当地社会人与人日渐疏远、邻里之间形同陌路的现状,也让韦鸣恩陷入了深思,“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积极融入社会,对生活充满激情,并感觉到工作快乐、劳动光荣呢?”他开始认真分析国家体制的弊端,并试图找出解决方法。

后来,韦鸣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大社会”理念,他觉得,政府应该更多地“放权于民”,这样,每个公民才会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的管理当中。同时还应该推出一个组织,专门引导大家相互帮助、多做交流,形成一种邻里之间关系和谐的社会共同体。

2005年,韦鸣恩与同事组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民生、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公益组织。他还创建了一个平台,让每个公民都来说说各自的改革观念。很快,他们的公益组织就办得红红火火,并进入了主流媒体的视线,人们称韦鸣恩为“大社会先生”。不久后,他引起了英国保守党领导人卡梅伦的注意。

卡梅伦早就用“破败的社会”来形容英国,现代社会“各扫门前雪”的个人主义、高福利惯出的“依赖文化”等弊病,都让他看不顺眼,而通过韦鸣恩的“大社会”计划,志愿者和社区自治组织能够在英国社会中扮演更大的角色,人们愿意更多地参与公共服务,国家和政府在很多方面就可以“放手”和“减负”。由于政见不谋而合,卡梅伦对韦鸣恩这位青年才俊十分赏识。

2005年底,同样毕业于牛津的卡梅伦,首次约见了他的华裔小学弟,并对韦鸣恩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赞扬。很快,韦鸣恩加入了保守党。随后的几年里,韦鸣恩以卡梅伦智囊的身份,与之保持着亲密联系。2009年初,韦鸣恩开始拟定“大社会”政策具体实施方案,以此作为卡梅伦后来竞选首相的一张“王牌”。

受封终身贵族,

年轻“爵爷”生活很清贫

2010年5月6日,英国举行大选。韦鸣恩的“大社会”项目,被保守党作为竞选政纲向全国推出,这种新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保守党最终赢得了执政权,卡梅伦出任首相,政权在握的他,很快把韦鸣恩的“大社会”项目,当作政府的正式决策在国内推行。韦鸣恩被委任为政府顾问,具体负责推广该项目。

但是韦鸣恩这位英国政坛新星,不过是一位“高级义工”,因为政府顾问一职是个不付工资的虚位。卡梅伦不想就这样轻易打发他的牛津小学弟,2010年6月,他把韦鸣恩推荐给英国女王加封男爵。

6月16日,终身贵族册封仪式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穿着红色勋袍的韦鸣恩夹在一列白发苍苍的受封者队伍中,站在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面前,随着那柄“国家之剑”轻轻贴上他的肩头,这位贫民窟走出的33岁华裔小伙,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贵族。随后,韦鸣恩到国会上议院宣誓就职,成为上议院的终身议员。

作为“大社会”项目的顾问,韦鸣恩在白厅(英国政府机构所在地)卡梅伦的眼皮下拥有了一间办公室。每天,他都在朴实无华的办公室里忙碌得像个公司前台:不停地接打电话,做着各种记录,他甚至忙得忘记了自己的生活。2010年7月,韦鸣恩开通了两个博客,一个工作一个生活,结果全部都成了工作博客,用来记录和介绍自己心爱的“大社会”项目。

事实上,如今的英国贵族与钱权无关,首相顾问、终身贵族、上议员,这三个身份带给韦鸣恩的仅有收益是,每次出席上议院会议,会得到86.5英镑的交通补贴。如果他不参加会议,那么连这点钱也没有。

最落魄的时候,韦鸣恩的银行账户上只剩1000英镑,还要应付一家几口人的开支。2011年2月的一天,韦鸣恩宣布,他每周在内阁的工作时间不得不缩短两日,以腾出时间照顾家庭。他的妻子要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不能出来工作,这位经济窘迫的年轻贵族,不得不去另外谋一份维持生计的职业,养家糊口。

不过,韦鸣恩并没有减少应有的工作量,他经常会为处理内阁工作忙碌到深夜。为了减少开支,他们全家四口从一处别墅搬了出来,租住在伦敦一套政府提供的福利房内,“搬家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巨额的房贷,但是还得付租金。”

2011年4月2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大学举行,韦鸣恩获得了公益领域大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手握奖杯显得很激动:“首先我要感谢父母,把我培养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衷心感谢我的妻子,这么多年默默支持我的工作和选择。”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英国政坛上的华裔明星,在家还是一个好丈夫。

对韦鸣恩而言,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10年前我曾经去过珠海,在那里看到了我们的家谱。去了解自己的家族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让我感受到与中国的深厚渊源。”不久前,他受邀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访问,对于此行的所见所闻,他感叹“上海的繁荣、江南水乡的美景,都令人难以忘怀”。同时他也发现,很多英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已经完全过时了。此后,他积极充当起了中英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红娘”,能为两国的友好发展出一份力,他感到很自豪,也很开心。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孔子小姐进白宫
下一篇:农民女博士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