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忠 “大王”落幕

 
郑元忠 “大王”落幕
2015-10-10 19:26:15 /故事大全

当年改革开放风云人物,黯然离场

2015年9月,温州商人郑元忠的6家公司被当地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这位历尽坎坷的企业家或许未曾想到,人到暮年还要再逢劫难。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一直在为旗下公司的高额负债四处奔波。

2012年初,危机萌发之初,他曾宣称,“不跑路,不自杀,有债慢慢还。”在“跑路”盛行的中国企业圈,这样的宣言经过媒体报道,让人们觉得昔日“电器大王”的尊严犹在。然而,3年之后,他的债务却越来越多,被迫选择了申请破产重整。有人同情他的遭遇,也有人觉得破产只是他逃避债务的手段。

郑元忠崛起于改革开放初期,被外界称为“电器大王”,在1982年全国经济“严打”之后,以涉嫌“投资倒把”罪被抓捕。在浙江温州,与他同时被抓的还有多位私营企业主。这一事件被称作“八大王事件”。在平反后,他重新崛起,被官方评为温州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

1982 给咱弄个大王来吧

1982年的温州,流行着一句顺口溜。“香港九龙,台湾基隆,柳市里隆。”在这座海滨城市,人们认为柳市里隆如九龙、基隆一样,开始“玩资本主义那一套”。那时的温州,商铺林立,已形成近百种专业市场,在柳市、虹桥、金乡、苍南等地,出现了低压电器市场、农贸市场、徽章市场和再生纺织品产销基地等。

改革初期,“商品经济”成为最时髦的词汇之一,谁胆子大,敢闯肯做,谁就能引领风潮。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家,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

这一年,30岁的郑元忠已经是柳市镇第二富。他在家乡新盖了一幢3层洋楼,包括庭院占地一亩。这座豪宅甚至让他登上《人民日报》。他还买了一辆当时稀罕的摩托车,每天穿行于柳市镇的街巷,风头十足。那时,他经营着一间低压电器厂,年产值达百万元,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郑元忠出生在乐清县柳市镇农村,家中兄弟姐妹7人,靠父亲的微薄收入勉强糊口。他从小有红色情结,14岁时带领小伙伴到北京大串联。16岁初中毕业,他开始跟着同乡到湖北、江西的工地修路、盖房,在山里修水闸,打隧道。“温州土地多山石、贫瘠,在农村不做点生意是没有出路的。”他在一档纪录片里回忆。

1974年,老家长丰村通电,他第一次见到开关,好奇,买了一个回家自己拆开研究。“这个东西,三条铜(片),还有胶膜搞起来,卖好几块钱,我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才赚十几块。”他跑到义乌电器开关厂,毛遂自荐,以低于市价一毛钱的价格,承包了开关元件(铜键)的生产。随后,他与朋友合伙,在柳市镇办了一家“地下”开关厂。他曾用民间收购的银元制作开关接触器,也曾用从台湾走私来的白银做拉线开关,质量优于国营开关厂,价格却便宜一半以上。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他的财富累积逐渐加速,先后开办了柳市五金制品厂、乐清胶木电器厂、乐清无线电元件厂,被人称为“电器大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私营经济出现热潮,温州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郑元忠式的行业带头人,举国瞩目,当时的媒体称之为“八大王”。他们包括“五金大王”胡金林、“矿灯大王”程步青、“螺丝大王”刘大源、“合同大王”李方平、“旧货大王”王迈仟、“目录大王”叶建华、“线圈大王”郑祥青以及“电器大王”郑元忠。其中,刘大源的工厂有4万种螺丝,而那时上海最大的国营标准件公司种类不及其一半。

郑元忠乐意被人称为“大王”,一个诗人朋友给他推荐了卡尔·桑德堡的一首名为《给咱弄个大王来吧》的诗,他很喜欢,经常阅读。

民营经济疯狂生长,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原有秩序,与此同时,走私现象开始在沿海城市出现。“柳市镇之所以出现走私现象,完全与当时物资匮乏、信息不对称有关。很多东西,我们必须冒着一定风险,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才能获取,否则我们就无法在市场上与国营厂抗衡。”郑元忠在一篇自述中如此写道。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上一篇:隐私
 
搜索
 
 
广告
 
最近发表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