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难真正地摆脱对这个世界如此顽固的依恋,包含那些真实的高贵和善良、纯美的爱以及平凡岁月里的健康人性。也许正是这样一些因素,使得诗人们在被命运绝弃于广大荒原时,犹不忍割断与生活的联系;在太多的冷酷之后,尚自喜欢扮演一个多情少年”
“一流的朋友,二流的情人,三流的丈夫。”自打世人读到野夫这句自嘲,他就这般被定了性,读者、媒体都爱如此打量。
他听到,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否认。已过天命的江湖村夫,平头上探出些微灰白,身板却没有一点妥协。两眼微眯,透着锐利和柔和。
他写母亲,感人肺腑;写江湖,情深意重。那么,爱情呢?外人看他,只当是个浪子。影影绰绰,还会添上几笔“豪放不羁”的想象。
“我不这么看。浪子,通常是没有责任感的,野夫对家国都有责任。好像你只凭他爱喝酒、爱交友,似乎有些浪荡颓废,就下这结论,这是不准确的。内心该保有的,他始终饱满。但大家集中误读了这点。”他的好友、诗人潘洗尘说。
野夫还曾起意要开个爱情博物馆。“你现在去看文革时期的情书,开头都要写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然后才开始写,某某同志……每一个东西都会留下时代的痕迹。”
博物馆没有开起来,他却终于把爱情落在了笔下。2012年去德国访学期间,他写下了生命里最动骨伤筋的一段情感。撕火车票、给他买机票,身患重症而又拒治……这些,都出现在了这本《1980年代的爱情》里。9月,同名电影公映。
时代,其实是野夫更想说的话题。
人在时代和命运面前的无奈
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讲述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故事。大学生关雨波毕业后分配到利川一个土家山寨,邂逅初恋成丽雯。丽雯为了雨波的前程选择放弃,雨波只好回城。一别经年,丽雯嫁人,雨波则由于社会风波(电影中改成了经济问题)身陷囹圄。同学聚会,两人又一次邂逅,终于无法抑制深藏多年的激情。而这一次,身患绝症的丽雯还是选择了离开–同样为了雨波的前程。
影片在野夫的家乡利川拍摄。“河水暂时隔断了我们,各自站在彼岸,就像隔着一个今生。”诗意的旁白响起,MV似的画风和溪边戏水的慢动作处理,女演员长发迷离的特写,都让人确有回到80年代的恍惚感。对影片情节满怀认同与感伤的亦多为50、60后这群野夫同辈。在他们看来,丽雯的隐忍和克制是令人感动的“成全”。然而可惜的是,雨波为何回到小镇借酒消愁,心意已动的丽雯为何要将他拒之门外,多年后雨波缘何颓废沮丧,这些前因后果在电影中未能得到充分展示。他说,电影容量有限,加之环境使然,“我们都是戴着锁链跳舞。”
我将读者的疑惑转达给他:“丽雯对爱人的‘成全’和牺牲被赋予了很高的道德价值,但人自身的价值被弱化了,我希望成全他,所以我什么都不做?”
野夫摇摇头:“这是你们这个年代对那个时代了解不够。我们现在将心比心,如果你当时是丽雯,你将怎么选择?第一种,你(雨波)随我(丽雯)留下,第二种是我跟你走。除了牺牲掉爱情,还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80年代初,文革刚刚结束,丽雯对整个时代充满了不信任。她的父亲一直不能平反。任何人离开时代背景去理解文学,都是有问题的。如果做第二个选择,跟爱人出去,这又有一个问题摆在她面前,她能带着父亲一起出去吗?不可能,她的父亲正在监管中。她带着父亲一起跑,在那个年代是要通缉的。何况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根本不能自由迁徙。我们那会进城是要开单位介绍信的,不然连客栈都住不了。农民工进城没有十几个证,出门打工都不可能。因此,她带父亲走不可能,她撇下父亲走又不道德。这不是什么被赋予的高贵。这是人在时代和命运面前的无奈。”
同学会上,雨波遇到多年不见的丽雯,喝得大醉,然后两人上床,做了这件“他们一直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有影评人不能接受的是,“雨波竟凭空获得了奋发向上的力量,他一下子振作起来,重又离开家乡,从此事业大成。所以,丽雯到底是什么?一剂精神的春药吗?”
野夫对这种质问很不以为然。“年轻的观众有一套他们的话语系统,有些影评人把毒舌当成本事和时尚。可是,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没有从原著中读到详细的内容,加上电影的容量无法讲清楚,造成了这种错愕。只有我们这些从那种经历中走过的人,才能了解那样的隐忍和理解何其重要。观众需要带着最大的同情和耐心,去了解故事和故事背后意犹未尽的东西。”
他的朋友、诗人赵野见过丽雯的原型,“虽然岁月沧桑,韶华已逝,眉宇间几分英气尚存。”
其实野夫还写过另一段“疑似爱情”的过往,在90年代初的牢狱生涯中,一位师姐担心他在里面精神无聊、崩溃,为他介绍了一位“照片看上去很美”的笔友。两人慢慢谈出感情,野夫为她写了诗集《门后的守望者》,最后女孩果真来探监。回望那年,野夫早明了那其实是一段带着幻想的情感,“同情多于爱吧。探监过后,彼此都有从幻想回到现实中。”
但他对这份笔谈之爱满怀感激:“同样浪漫的故事在上世纪初的俄罗斯可以发生,却很难在今天的社会得到再现。真正永恒的正是这些过程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