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飞
星期天下午,我和妻子出来逛商场。
就在进商场的路上,我看到一个摆地摊的人。她头上裹着围巾,身边还放着一条扁担,面前摆着两个编织袋子。
一看就知道,这是山里人下来卖特产了。
我们这里不远的郊外,就是一座山,经常碰到有山里人挑着东西来卖的。山路崎岖难行,不能通车,下山来的都是挑着个担子。由于山里产的东西,口感好,品相也不错,属于天然无公害,一般都很好卖。
我不禁停下步子来看:那两个编织袋子里都是核桃,那些核桃处理得很干净,大小都一般,颜色也好看。这是上等的核桃,我动了心,想买点,就问:“核桃多少钱一斤?”
她马上说:“大哥,十块钱一斤。”
这核桃有点贵了,可还没等我说话,妻子就抢过话来:“怎么这么贵呀,我们这里都是七块钱,你卖不卖?”
妻子说得有点低了,可她却很坚定的样子。
可山里人却说:“大姐,这是我们山里的核桃,好吃着呢。”
妻子说:“就是山里货,也不能漫天要价吧,你要随行就市才能出手。”
可山里人就是这么犟,始终坚持她那个价。妻子就拉住我的手,示意靠靠她的价。妻子买东西是有讲究的,买什么东西,先讲一阵子价离开,等过会儿回来,那买主一定会主动降价的,这就叫“靠价”。
我拗不过妻子,走了。
我们在商场里一转就是几个小时,妻子买了一大堆东西,我手里提着肩上扛着的都是东西。商场的核桃,虽然便宜点,质量却明显不如山里人的。
等我从商场出来,日头都有些往西偏了,返回去的路上,我又看到那个摆摊的山里人,她还是坐在那里。我的腿不由自主地又向她迈了过去。
我看到那核桃已经卖出些了,就问:“这核桃多少钱了,给个价吧。”
山里人认出我来,说:“大哥,还是十块,我卖东西从不说谎的,说多少是多少。”
妻子的“靠价”第一次不管用了,就在一旁说:“哪里买不到核桃,非要买她的吗?”
可我也来了犟劲,坚决地说:“一共多少,我全要了。”
山里人很麻利地把剩下的一点核桃倒在袋子里,说:“大哥,这些就按十斤卖给你吧,你保证不吃亏。”
我手里拿着东西,腾不出手来。妻子不情愿地交了钱,可拿过核桃来一掂量,脸上却有了笑意。
买下核桃,妻子转身又去菜场,说有东西忘了买。
等妻子一进菜场,就急着借商户的电子秤,把核桃放到秤上,结果显示的是十三斤多,足足多出三斤。妻子得意地说:“我掂量着这核桃就不少,看来那山里人不识秤呀。”
我却说:“这是山里人实在,他们卖出的东西都是多给的。”
我突然有一种冲动,再给那个山里人三十块钱,她出来一次不容易,不能让山里人吃亏。
可等我再走到那里,那块地方却空了,我心里就一阵愧疚。
我知道山里人的苦,因为我就是大山里出来的孩子。他们挑下那点货来,还要赶在天黑前卖完,再买点日用品赶回去。天越黑,山路越不好走。这个山里人,家里一定有几个孩子等着,她挑点核桃下山,卖了还要买点生活用品,等趕到家里,天不知有多黑了呢。
回到家里,妻子又提起山里人的事,说:“你说山里人是不是死心眼呀?真不会做买卖。这核桃要是按十四斤卖,就是降点价,称低一点,谁也不会计较。那样赚得钱还多,还出手快,可她非要靠那个价,不也没多卖钱吗?”
我却说:“你还是不了解山里人,这就是山里人的实在。”
我就跟妻子讲了山里人的实在:山里人就是这样,我宁可多给你点,但价格不能降。因为他觉得他的东西就值这个价,不会为了出手快,而降低价钱,更不会为了多赚钱,而使出一些手段来。
妻子不言语了,看来她也被山里人的实在感动了。
又过了几天,妻子下班带了两捆菜回来。我问:“你买这么些菜干什么,能吃得了吗?”
妻子说:“我又碰到那个山里人了,我买她菜,她非要再给我一捆。还说‘那个大哥上次买我核桃,你又买我菜,你们是老客户了,多给你点。我们只是买过他一回东西,就成熟人了,这山里人,真实在呀。”
我笑了,心想:山里人的实在,你才知道一点呢。
(插图/张恩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