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快意”很可怕

 
皇帝的“快意”很可怕
2016-03-15 01:05:50 /故事大全

宋神宗时,一次因为陕西用兵失利,神宗震怒,批示将一名转运使斩了。

次日,宰相蔡确奏事,神宗问:“昨日批出斩某人,今已行否?”蔡确说:“方欲奏知,皇上要杀他,臣以为不妥。”神宗说:“此人何疑?”蔡确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开始破例。”神宗沉吟半晌,说:“那就刺面配远恶处吧。”

这时,副宰相章说:“如此,不若杀之。”神宗问:“何故?”

章说:“士可杀,不可辱!”

神宗声色俱厉说:“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章毫不客气地回敬了皇上一句:“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

当时,以宰相为首的文官集团还是有一定的制衡力,无论君主贤明昏庸,都无法由着性子做快意事。皇帝一旦露出滥权、专断的苗头,立即会受到文官集团的抗议与抵制。

反之,倘若皇帝一手遮天,可以为所欲为,又无人监督,无人制衡,那就很可怕也很危险,遭殃的既有士人朝臣,还有天下百姓,更有社稷江山。

秦始皇不待见读书人,焚书坑儒。他倒是痛快了,一声令下,四百六十多个儒生丢了性命,可是从此“暴秦”的臭名就天下皆知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主要理由就是“天下苦秦久矣”。设若当时宰相出来阻止一下,他又能从谏如流,那情况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汉武帝刚愎自用,恣意妄为,没有人敢发表不同意见。李陵兵败被俘,司马迁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汉武帝一“快意”,就割掉了司马迁的男根,害得他痛不欲生,“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特别是到了晚年,为满足“快意”,汉武帝穷兵黩武,打了不少完全没有必要的仗,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为满足“快意”,他听信谗言,造成了巫蛊之祸,连自己亲生儿子都搭进去了。

慈禧太后不是皇帝,胜似皇帝,其专横暴虐也屡屡祸国殃民。她过六十大寿,正是甲午大战激烈时,前线吃紧,有大臣提议把祝寿银子拿出一部分支援前线。老太婆不高兴了,发狠话:“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她倒是“快意”了,大戏唱了三天三夜,银子花得像水淌一样,可前方的仗也打得一败涂地。章太炎先生曾作对联讽刺:“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有庆;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可谓不胜枚举。殷纣王出于“快意”,把劝谏的大臣比干开膛破腹;周幽王为了“快意”,烽火戏诸侯以求美人一笑;楚平王贪图“快意”,纳儿媳为老婆,导致国破家亡,死后被鞭尸;明成祖遂了“快意”,杀了方孝孺一家十族九百多人……

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谁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然,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尼克松在窃听上“快意”了,酿成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因此被迫辞去总统职务,提前下台。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快意”了,后来东窗事发,克林顿名誉扫地,险遭弹劾。这么说吧,一个领导人,如果可以不受制约地“快意”,那会十分危险;如果“快意事”很不容易做成,那就是安全而正常的,此即《汉书·鲍宣传》所说之理:“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

(余娟摘自《唯实》)

陈鲁民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1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