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工业4.0 先做最简单的事(3)

 
中国版工业4.0 先做最简单的事(3)
2015-07-04 05:58:54 /故事大全

在建国之后,由于中西方对峙的原因,中国错过了工业3.0时代“第一波”,特别是自动化、信息化浪潮的洗礼。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中国人构建了自己完善的工业体系。换言之,直到洋务运动发动差不多100年之后,中国才真正补完了工业2.0时代的“功课”。在这一时期,上海这样的轻工中心甚至可以生产出接近于德国、瑞士品质的手表、自行车。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业则进入了一个“新旧交织”的大时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沿海的加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港资、台资的制造企业并未大规模采用自动化技术,而是由内地年轻人的双手来构建“中国制造”大厦的砖瓦。事实上,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几乎一直在吃工业2.0时代的“老本”:高识字率的年轻劳动人口、制造业国企人才和技术“外溢”以及亚洲“四小龙”淘汰的工业技术。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飙升,“中国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开始不断提高。在珠三角的工厂,特别是在一些要求精密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企业,机械手、机器人随处可见,它们来自于德国、日本,其生产效率数千倍于女工的双手。在富士康,郭台铭不断放风,“要用机器人代替工人”。

对市场和“资本家”而言,选择成本更低的“技术”是必然,当人工便宜就用人工,当机械手便宜则用机械手。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制造”之所以开始大规模自动化,重要原因在于德国、日本自动化工业的不断成熟,使得工业3.0时代的技术和设备变得越来越便宜。

对政府而言,似乎已察觉到世界工业大潮的必然趋势。本世纪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字样不断被写入党和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高级文件。在2008年,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索性成立了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工委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全部整合划入该部。

可以说,在本世纪初的这些年,无论是市场的变化还是政府经济管理的“风向”,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开始在工业3.0时代的道路上奋力狂奔。直到2013年,德国人提出工业4.0。

不过,中国在工业3.0时代因为急于“弯道超车”,也留下了很大的遗憾。一位资深的工业专家对《南风窗》记者说,本世纪初,中国的战略是“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但最后的结果是“信息化”过量,而“工业化”不足。在这一时期,制造业的企业都热衷于信息化的提升,大上ERP之类的信息化系统。有的企业甚至陷入“IT黑洞”,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但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并未改善,反倒陷入经营困难。

这些遗憾的原因,在于信息化并未深入制造业的“底层”真正与工业化结合,而是停留在浮夸的表面。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一般是事后检验,即生产完之后检测。但有了信息化系统的嵌入,工厂即可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和在线测量,更早发现质量问题,从而降低残次品带来的成本损耗。

但这一时期,多数制造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加之2008年金融海啸袭来,制造业生存都成问题,遑论搞信息化。

中国“信息化”过量的另一个现象是互联网热。客观地说,互联网之所以在中国大热,并非巨头们有原创技术,而在于它们对中国特殊营运商环境的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和制造业相比,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轻资产,需要的投资可能是制造业的1/10,但利润可能是10倍,而市值更是100倍。因此,所有人都想搞互联网,要小本创大富。

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4.0的策源地德国,对互联网的热度远低于中国,它们严格地把工业4.0的“外延”限制在智能工厂之内,最多扩展到外部的物流网,而互联网技术则被纳入推动工厂革命的手段之一。而在中国,工业4.0已成为大而无当的概念,互联网大亨被吹捧为这个浪潮的先知式人物—“他早就了解了工业4.0的本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少人早已忘记“中国制造”最初的品质目标,对工业4.0的正确理解让位对互联网思维的跟风。

还需“金融变法”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