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修复与保护之道

 
清东陵:修复与保护之道
2015-06-26 08:34:08 /故事大全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清东陵,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四面环山,8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分布着15座陵园建筑群、580多座单体建筑,埋葬了顺治、康熙、乾隆等5位皇帝,慈禧、慈安等15位皇后以及妃嫔、皇子等一共161人。最早修建的陵园是顺治帝的孝陵,距今已有300多年,修建最晚的慈禧陵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清东陵在几百年的风雨中,历经盗墓、地震、火灾,造成了不少残损,有的建筑甚至完全被烧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清东陵也经过了数次大大小小的修缮,但没有一次是全面系统的修复,直到最近,清东陵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外宣称要进行系统大修,建筑、文物以及环境的修复与保护都被列入计划。

首次系统大修

到了冬季,清东陵便进入全年最冷清的时候。偌大的陵区光秃秃一片,地面上还残存着前几天没有融化的积雪,风从树中间呼呼地吹过,到处充斥着肃杀之气。陵园里游客寥寥,只有乾隆帝的裕陵还比较“热闹”。隆恩殿外搭起了脚手架和绿纱帐,几个工匠在大殿最高层“起顶”,风吹日晒了两三百年,屋顶的琉璃瓦已经有不少残损,底下的木质构件也出现了腐朽变形。“几十年没有修缮,一下雨大殿就漏雨,但木料究竟损坏到什么程度,必须揭开屋顶才能知道。”工匠一边说,一边把一片片琉璃瓦揭下来,编上位置号码,再由简易吊车运送到大殿一侧的空地上,叠放整齐,留待修复时使用。大殿的“起顶”检修要一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冬天干不了泥水活,全面施工还没开始,只能做前期探测,等到明年开春,瓦揭完了,大殿的情况也摸清了,就正式进入修复阶段。”清东陵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兆华告诉本刊记者。

清东陵大修当然不是只有裕陵大殿的修复,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方案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编制,包括安全防范和科技保护两大部分,不光要对文物本体进行修缮和保护,还要在整个陵区进行安防、消防和防雷工作。现在,15座陵园的红外线报警系统和灭火器等已经安装到位,安全防范工作基本完成。但具体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作才刚刚开始,在王兆华看来,这是此次大修最重要的部分。“景陵大碑楼复建、裕陵整体修缮,棺椁等文物修复以及彩画、神路等局部修复都是这次大修要完成的任务,裕陵大殿的前期勘测已经开始,明年一开春就可以动工,其他项目还在等待国家审批。”

尽管还没有真正开工修缮,但清东陵管委会已经遇到不少难题。文物修复的首要原则是最小干预,使用原材料和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貌。原工艺并不难,中标的维修队是资质齐全的专业古建维修队,熟谙旧工艺,但原材料的问题则不太容易解决。有些大殿的琉璃瓦缺损严重,必须更换成新烧制的琉璃瓦,为了保证效果,王兆华对施工队提出了三点要求:琉璃瓦供货商必须是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和生产许可证的厂家,产品必须得在世界文化遗产或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使用过,还必须用原始方法加工,不能用机器加工。而相对于砖瓦,木料的问题则棘手得多。“清东陵里的很多建筑用的是金丝楠木,但现在根本买不到金丝楠木,即使买得到,也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尽可能使用原来的木料,比如裕陵大殿的修缮,能用的木料还会继续用,腐烂变形到实在没法用的程度,才能换掉,用落叶松等其他硬木来替代。”王兆华说。

更大的挑战还在于技术。清东陵以往的几次修缮都以建筑物本体维修为主,除了用料,其他部分并不算太难,但这次的修缮不同,要解决很多以前没有处理过的问题,包括裕陵地宫渗水、腐烂变形的棺椁修复以及残损丝织品的织补。

作为清东陵为数不多的对游客开放的地宫,裕陵地宫四周墙体上刻满了佛经佛像,是整个清东陵里石雕艺术的精华。由于年久失修,石灰岩逐渐在墙体沉淀,有的雕刻已经发黄甚至脱落,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地宫渗水。清东陵工作人员孟凡东介绍说,地宫渗水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夏天一下雨,地面上就是四五十公分的积水,只能靠水泵抽,墙体石雕的下部由于常年浸在积水里,也腐蚀得厉害”。而包括乾隆、慈禧在内的八具棺椁也是这次大修的重点项目。本刊记者看到,展出的几具棺椁虽然被玻璃罩住,但受损严重,裂纹很深,甚至已经腐烂变形,摇摇欲坠。除了棺椁之外,慈禧陵出土的陀罗尼经被也是这次要修补的文物。“1928年,孙殿英盗墓发现了慈禧棺椁里镶满珍珠的陀罗尼经被,掠走珍珠后就把锦缎扔下了,其实这个最值钱,3米见方,明黄缎底,由特殊工艺捻金织造,只有一件。”王兆华介绍说。现在陀罗尼经被仍然在慈禧陵大殿展出,已经加了玻璃罩保护,从侧面往下看,绣着佛经佛像的锦缎金光闪闪,但表面也有不少残缺破损。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