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同千:做一个有敬畏心的古建收藏者

 
秦同千:做一个有敬畏心的古建收藏者
2015-10-10 19:15:00 /故事大全

捡拾乡土

秦同千走上古建筑收藏这条路,和年轻时那些生活经历有关系。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做园林绿化工程,经常在江浙安徽一带农村跑来跑去。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正是中国第一波城镇化最剧烈的时候,拆老屋、起新屋、贴瓷砖,是农民最大的心愿,很多人家不惜为此举债。秦同千路过那些乡镇,无数次看到上百年的老房子被成片地拆掉,有的头次去还在,再去就成了一堆瓦砾,拆下来的老木料和构件,则被屋主人按堆论斤地卖掉。那时他也不过三十来岁,本该是喜新的年纪,眼看这些老屋消失,却有震撼到痛心的感觉。

秦同千是绍兴人,23岁那年从老家到上海园林工地做工。仅两年后,也就是1987年,他拉起了自己的施工队伍。他的第一单生意是为大众汽车公司几个德国专家的别墅做绿化。在德国人家里,看到他们日常用的竟是中国老家具,秦同千很惊讶。那些年,中国大小城市里都流行西式组合家具,越有钱,家具越要全套新。聪明人诸事通透,秦同千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道理。手里有了钱,他也开始收旧家具。“我的第一件藏品是八扇清代花窗,在慈溪收的。”秦同千说。他从此上瘾,屏风、门匾、踏床、圈椅、梳妆台……从民国、晚清到明代,从杂木到紫檀,什么品类都收,经常成批买入。到后来他专门在绍兴山坳里租了两处上万平方米的大仓库,其中部分库房就用来存放这些旧家具,约有上万件。

有一年,大约1990年前后,秦同千在安徽出差途中买下了他的第一幢老屋。是一晚清民居,都快倒了,他花30万元,和欢天喜地的屋主人做成了这笔生意。之后一个月,他雇了20多个人,拍照、测绘、编号、分拆、装车。没有经验,费了大工夫把所有屋瓦也都编号运了回去,结果一路颠簸后,没剩几片全瓦。

他还是很开心。从此不再单收古董家具,全副心思都转移到古民居上,再有老家具入手,也多半是随宅并购。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古董贩子跑乡下,专门零散收购古民居上面的装饰和构件,比如木雕、石雕、砖雕,或是雕工上好的窗棂、雀替、斗栱、枋檩、额枋、门楣,等等。至于老屋的其他,贩子们并无兴趣,往往一栋老屋精华就这样化成了零碎,空余一副残破的骨架。秦同千想的是整幢收购保存起来,要抢在那些贩子的前面,还要抢在高价来内地收购的香港人和新加坡人前面。他说,最沉迷于此的时候是在90年代中后期,单骑遍走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甚至远到了福建,四处撒网,挨村挨户去搜罗古民居的线索,多偏的地方都去,多高的山也爬。“只要有人告诉我哪里有老屋要拆了,或者废弃的老屋要塌了,我都会想尽办法在第一时间赶过去,经常是一个人通宵开车赶路。”秦同千将这种过筛子一样的寻访称为“踩地皮”。

这样“踩地皮”的生活,他一直过到2005年才放慢、停止。其时,他手上已经抢救收藏了400多幢老宅。古建不比书画瓷器,几间房就能装下。虽已全部拆分堆放,体积仍是庞大,如何安置成了大难题。1997年前后,几经周折终于在老家上虞租到了前面所说的两处大仓库,他把分拆编号过的古民居全都迁移过去,雇专人看管。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