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 调控新思路(3)

 
供给侧改革 调控新思路(3)
2015-12-11 13:07:09 /故事大全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供给学派远不如凯恩斯学派鼎鼎大名,甚至都很难明确说有这样一个供给学派的存在,而在实际应用中,供给学派也远不如凯恩斯主义被各国政府普遍采用,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供给学派的,只有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如果仅从经济学上狭义的供给学派而言,始终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话题,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就对供给学派不屑一顾。

从经济学上看,供给学派最主要的核心思想来自萨伊定律和拉弗曲线。萨伊定律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1803年提出,主要观点是总体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萨伊定律在相当长时间里成为经济学的正统思想,直到上世纪30年代凯恩斯对此提出批判,萨伊定律才逐渐退出经济学的中心舞台。供给学派的另外一大核心思想是拉弗曲线,美国经济学家拉弗认为,在一定的税率之内,政府的税收收入会随着税率上升而增长,但税收收入并不总和税率成正比,当税率超过一定幅度之后,政府的税收收入反而会下降,形成一条先升后降的拉弗曲线。

在供给学派看来,过高的税率不仅会使得政府税收不升反降,更会对经济活动造成巨大扭曲,而减税则可以极大激励经济活动,不仅增加经济产出,甚至会使得政府税收不降反升。过高的税率会导致政府税收不升反降,原因在于当税率过高时,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更多被政府征收,所以理性的选择是减少经济活动,这样就会导致税基减少,政府税收随之下降,极端的情况是,如果税率达到100%,全部收入都归政府所有,那么经济活动将会停滞,政府税收为零。高税率不仅会降低政府税收,而且会扭曲投资行为,假设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企业(或者个人)用现有的1万元钱投资,5年后可以变为2万元,那么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投资,换取未来更大的收益,假如政府征收较高的税率,现在的1万元被征税之后,5年后只能变为1.5万元,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人们可能会倾向于增加眼前的消费,而不是用于再投资。正是因为意识到税收对经济活动的扭曲,所以减税成为供给学派最核心的思想。

中国经济在关键时期突然提出供给侧改革,具体会采用怎样的举措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间抛弃多年的需求侧管理,更大的可能性是需求侧和供给侧管理同时并存。不过,这可能会给宏观调控带来更大的挑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具有天然的对立性,同时对需求侧和供给侧进行管理,需要极高的调控艺术。首先从经济学理论上而言,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就是两派对立的思想,供给派认为供给可以自身创造需求,不需要政府刺激需求,而需求侧管理则认为市场在短期内失灵,只有政府刺激才能走出需求不足的泥潭。从实际操作来看,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也存在对立,比如供给侧管理的核心思路是大规模减税,通过减税来刺激更高的潜在产出,但是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办法是财政和货币政策,政府需要有更多的财政收入,才能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是否还有勇气实施大规模减税,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大规模减税之后,政府不仅刺激需求侧的能力下降,同时也会面临更多的财政赤字压力。虽然供给学派宣称减税可以使得经济产出大增,最终政府的实际税收将会不降反升,但这一理论并未得到过实践验证。

除了减税之外,供给侧改革还有很多其他文章可做。从经济学上来看,影响总供给水平的因素主要在于一个经济体用于生产性投入的数量,以及将这些投入组合在一起的效率,这包括一国的科技水平和政府的管理效率。生产性投入主要包括人力和资本的投入,日前中国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以此应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压力,可以视为中国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除了增加人力和资本投入之外,更核心的改革在于提升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这才是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关键考验。中国经济并非没有供给侧改革的经验,上世纪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就是一次极好的供给侧改革。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