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隼的启示

 
红隼的启示
2016-12-29 09:56:26 /故事大全

2016年9月2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大熊猫由“濒危”降为“易危”,这是对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一种肯定。

中国的大熊猫保护采用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严格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另一方面从野外捕捉大熊猫进行人工饲养和人工繁殖。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正确的,但当初这个思路曾经受到了国际环保界的质疑,质疑的焦点就在于人工饲养到底有没有用?人工繁殖是否还属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范畴?

威尔士鸟类保护专家卡尔·琼斯(Carl Jones)博士是坚定的支持派,他认为人工饲养不但很有用,而且绝对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他在毛里求斯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为后来的野生动物保护树立了一个标杆。

毛里求斯是印度洋上的一座小岛,著名的渡渡鸟(Dodo)就是原产于该岛的一种珍奇鸟类,后因人类活动而灭绝,成为野生动物保护运动的象征。毛里求斯红隼(Mauritius Kestrel)是另一种该岛特有的珍稀猛禽,因为对杀虫剂滴滴涕特别敏感而大量死亡,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时岛上仅剩下两对具备繁殖能力的红隼,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

国际鸟类保护协会(ICBP)早在1973年就在岛上开始了红隼保护项目,这家协会是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资助下成立的,继承了WWF的环保思路,把重点放在了保护自然环境上。他们相信,只要保护好红隼的栖息地,这种鸟儿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如果它做不到这一点,那也就没有必要保护它了,任由它灭绝吧。

琼斯不认同这个想法,他认为动物保护一定要以保护野生动物为核心,保护环境只是动物保护的一种手段而已,绝不能喧宾夺主。1979年,24岁的琼斯来到毛里求斯,决心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红隼,不可避免地与ICBP发生了冲突。眼看保护无望,ICBP于1984年撤出了毛里求斯,琼斯则在其他基金会的资助下成立了毛里求斯野生动物基金会(MWF),全面接管了红隼的保护工作。

琼斯采用的方法和ICBP完全不同,他坚信人工干预是保护红隼的唯一办法,并采用了大量他在威尔士学到的猛禽人工繁殖技术,试图加速红隼的繁殖速度。比如,他会偷偷把雌红隼下的蛋从鸟窝里偷走,在人工环境下孵化,以此来刺激雌鸟多下蛋。事实证明这套方法是有效的,到2014年时在野外生存的红隼数量已经接近400只了,这种鸟的保护级别也从“极度濒危”降到了“濒危”。

这个方法后来在加州秃鹫(California Condor)的人工繁殖过程中也采用过,同样收到了奇效。

值得一提的是,琼斯并没有忽视对红隼栖息地的保护,但这方面他同样采取了更加实用主义的态度。比如,红隼喜欢用一种岛上特有的草作为建筑材料搭建巢穴,但这种草几乎被入侵物种(比如兔子)吃光了,于是动物保护组织设法将岛上的兔子除尽,但效果仍然很不理想,这种草的数量进一步减少。琼斯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这个岛上曾经遍布陆龟,这种草食动物的存在对于这种草而言反而是好事情,因为草籽经过陆龟消化系统的处理后发芽率会显著提高。可惜这种陆龟被早期移民杀光了,于是琼斯决定从其他海岛引进一种类似的陆龟。这个建议遭到了环保原教旨主义者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环保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原来的样子,绝不能人为地引入原来没有的物种。琼斯坚持自己的意见,引进了新陆龟,结果这种草果然恢复了生机。

因为在动物保护领域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成就,琼斯博士获得了2016年度印第安纳波利斯生态保护奖。琼斯的故事告诉我们,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行为的加剧,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都有了大幅度变化,光靠大自然自己的修复能力是很难恢复原样的。环保人士不能太理想主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依照科学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必要时完全可以采用人工设计和人工干预的方式来恢复当地的自然生态,拯救濒危的物种。当初如果白鱀豚保护采用了这个思路,很可能就不会灭绝了。

文 袁越

所属专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图片不错,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搜索
 
 
广告
 
 
广告
 
故事大全
 
版权所有- © 2012-2025 · 故事大全 SITEMAP站点地图-Foton Auman手机看故事 站点地图-Foton Auman